水準測量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水準尺,其使用方法直接影響測量的精度。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箱尺使用方法,以及水準尺的種類和特點。
水準尺的深入闡述
水準測量中,水準尺作為關鍵標尺,其品質與測量精度息息相關。常見類型有塔尺、摺尺和雙面水準尺,尺寸涵蓋2米、3米和5米,可使用節段連接組合。
塔尺:塔式結構
塔尺是一種分節式組合尺,延伸長度在3米至5米之間,由兩節或三節拼裝而成。其零點位於底端,尺面採用黑白相間格紋,單格寬度為1釐米或0.5釐米。各米、分米處均有數字標記。
摺尺:便攜摺疊
摺尺的刻度標註與塔尺類似,但具備摺疊功能,方便攜帶和使用。
雙面水準尺:配對使用
雙面水準尺通常成對使用,尺長多為3米。兩根尺面都有刻度,正面黑白間隔稱作黑麪尺,背面紅白相間稱作紅面尺。兩面刻度均為1釐米,且分米處有數字標註。兩根黑麪尺的零點均從零開始,而紅面尺的零點分別起始於4.687米和4.787米。在穩定視線高度的情況下,同一水準尺的黑麪和紅面讀數之差等於4.687米或4.787米的常數,稱作尺常數,符號為K。此常數可用於驗證讀數的準確性。
精密水準尺:精確測量
精密水準尺的框架採用木材製作,分劃部分採用鎳鐵合金製成的帶狀結構。尺長一般為3米,兩根配對使用。尺帶上左右兩側各有線狀分劃,分別為基本分劃和輔助分劃,格值均為1釐米。
水準尺讀數方法
使用水準儀量測時,應將十字絲橫線與水準尺上的讀數由小到大依序讀取,包括米、分米、釐米和毫米(估讀)。
尺型 | 尺長 | 刻度 | 使用情況 |
塔尺 | 3~5米 | 黑白格相間 | 固定測量點 |
摺尺 | 3米 | 黑白格相間 | 移動測量 |
雙面水準尺 | 3米 | 黑麪黑白相間,紅面紅白相間 | 精度較高測量 |
精密水準尺 | 3米 | 基本分劃和輔助分劃,均為線狀分劃 | 極高精度測量 |
「測繪工作中,水準尺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其質量直接影響測量精度。」
箱尺的使用方法至關重要,以確保測量精度並避免錯誤。本文提供步驟指南,説明如何正確使用箱尺。


步驟 1:選擇適當的箱尺
首先,選擇符合您測量需求的合適箱尺。考慮尺子的長度、刻度間隔和材質。
步驟 2:校準箱尺
在使用箱尺之前,校準它以確保其準確性。將其放在一個已知的長度上,例如標尺或尺子,並檢查其刻度是否對齊。
步驟 3:使用鉛筆標記
使用鉛筆在箱尺上標記測量點。這樣可以防止鉛筆移動並確保準確的測量。
步驟 4:讀取刻度
將箱尺與被測量的物體對齊,並讀取與物體邊緣對齊的主刻度。然後,估計與下一個刻度之間的距離,並添加到主刻度的讀數中。
步驟 5:估計刻度之間的距離
對於精確測量,估計箱尺刻度之間的距離至關重要。使用箱尺上的刻度線或進行目測估計。
步驟 6:記錄測量結果
仔細記錄測量結果,包括主刻度讀數和估計刻度之間的距離。這樣可以確保日後準確和一致的測量。
步驟 7:清潔箱尺
使用後,請清潔箱尺以清除污垢、碎屑或油脂。這將有助於保持其精度和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