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梅盛開時節到!賞花攻略 | 台灣紅梅秘境大公開 | 紅梅這樣拍最美!技巧分享

寒冬中綻放的紅梅,總能讓人感受到生命的韌性與美麗。這種在嚴冬依然傲然挺立的花朵,不僅是台灣人喜愛的觀賞植物,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涵。每到農曆年前後,台北的陽明山、南投的梅峰農場等地,都能見到遊客專程前往賞梅的身影。

說到紅梅的品種,其實在台灣常見的主要有幾種:

品種名稱 花色 花期 特色
宮粉梅 粉紅色 1-2月 花朵密集,香氣濃郁
硃砂梅 深紅色 12-1月 顏色鮮豔,枝幹粗壯
綠萼梅 白中帶綠 2-3月 花萼呈綠色,清新雅致

想要在家裡種植紅梅的朋友要注意,這種植物其實蠻好照顧的。它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但台灣夏天太熱時要適當遮陰。澆水方面,保持土壤微濕就好,千萬別讓它泡在水裡。施肥的話,春秋兩季各施一次有機肥就夠了。我鄰居阿嬤種的那株紅梅,每年都開得特別漂亮,她說秘訣就是冬天要讓它稍微受點寒,這樣花會開得更旺。

除了觀賞價值,紅梅在台灣的飲食文化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像是梅子蜜餞、梅酒這些傳統食品,很多都是用紅梅的果實製作的。我記得小時候過年,阿公總會泡一壺熱熱的梅子茶,那種酸酸甜甜的滋味,到現在想起來都覺得溫暖。現在有些茶飲店也會推出季節限定的紅梅特調,加入蜂蜜或檸檬,喝起來特別解膩。

說到紅梅的攝影技巧,我發現清晨或傍晚的光線最適合拍它。逆光拍攝可以讓花瓣呈現半透明的質感,而雨後的紅梅帶著水珠的樣子更是迷人。用手機拍的話,記得開啟人像模式,讓背景稍微模糊,這樣主體會更突出。上個月我去阿里山玩,就看到好多攝影愛好者架著腳架在拍梅,那場景真是壯觀。

紅梅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紅梅什麼時候開花?台灣賞梅最佳時機」,其實啊,台灣的梅花季跟日本櫻花一樣有固定時節,但很多人常常搞錯時間白跑一趟。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這些年追梅花的經驗,讓你知道什麼時候出發最剛好,不會撲空又能看到最美的景色。

台灣的梅花開花時間主要受海拔高度影響,從12月中到隔年2月都有不同地區輪流綻放。低海拔地區像是南投信義鄉的風櫃斗、柳家梅園,通常會在12月底到1月中開得最旺;而高一點的地方如台中武陵農場、南投奧萬大,則要等到1月下旬到2月初才會滿開。特別提醒大家,梅花很怕暖冬,如果遇到特別溫暖的年份,花期可能會提早結束喔!

地區 最佳賞梅時間 特色
南投信義鄉 12月底~1月中 滿山遍野的白色花海
台中武陵 1月下旬~2月初 搭配雪山背景超好拍
南投奧萬大 1月底~2月中 梅花與楓紅同框的奇景
台南梅嶺 12月中~1月初 南部最早開的賞梅勝地

說到賞梅小技巧,真的要早點出門!梅花在清晨的低溫下會散發最濃的香氣,而且早上光線柔和,拍照效果最好。我通常會在天剛亮就到現場,帶杯熱茶慢慢欣賞,等到太陽出來後光線太強反而不好拍。另外服裝建議穿暖一點,尤其是上武陵這些高山地區,1、2月都還是很冷的,圍巾、手套記得帶上才不會感冒。

如果想避開人潮,平日當然是首選,但假日去的話建議8點前就要到。去年我去風櫃斗就遇到大塞車,最後停好車都中午了,花況雖然還是很美,但人真的多到很難好好拍照。另外有些梅園會收清潔費,大概50-100元不等,記得準備零錢比較方便。今年我已經開始規劃要再去追梅了,希望天氣配合能拍到滿意的照片!

紅梅哪裡看?全台5大賞梅秘境推薦

每年1月到2月是賞梅的最佳時節,台灣其實藏著不少超美的賞梅秘境,不用大老遠跑到日本也能欣賞到滿山遍野的紅梅盛況。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在地人才知道的私房景點,這些地方不僅人潮相對少,而且梅花開得特別茂密,隨便拍都是明信片等級的美照!

首先推薦的是南投信義鄉的「風櫃斗」,這裡可是台灣梅花的故鄉,整片山坡都是老梅樹,開花時節整座山頭像是被白雪覆蓋,但仔細看會發現其實是粉白相間的梅花海。建議清晨來訪,薄霧中的梅花更有意境,而且能避開人潮。

景點名稱 所在地 最佳賞花期 特色
風櫃斗 南投信義鄉 1月中-2月初 台灣最大梅區,老梅樹群
柳家梅園 南投仁愛鄉 1月下旬 梯田式梅園,拍照超美
烏松崙 南投信義鄉 1月底 海拔高,梅花花期較晚
梅嶺 台南楠西區 12月底-1月中 南部最早開花,搭配山景
角板山行館 桃園復興區 1月中 北台灣少數梅園,交通方便

台南的梅嶺也是南部人很愛的賞梅去處,這裡的梅花開得特別早,通常12月底就能看到第一批花開。最棒的是可以一邊賞梅一邊吃當地特產的梅子雞,熱呼呼的湯頭配上酸香的梅子,冬天來一碗超級享受!梅嶺的步道整理得很完善,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走走。

桃園的角板山行館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裡也有梅園,雖然規模沒有中南部那麼大,但對於住在北部的朋友來說交通方便很多。這裡的梅樹種植在行館周圍,搭配復興區的山景,別有一番風情。建議可以安排一日遊,順便逛逛角板山公園和戰備隧道。

紅梅

為什麼紅梅在台灣這麼受歡迎?這個問題其實跟台灣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背景息息相關。紅梅不只是花,它代表著台灣人對傳統的堅持與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早期農業社會開始,紅梅就是台灣人庭院裡常見的植物,它耐寒又容易照顧,開花時節那抹鮮豔的紅色總能讓人心情愉悅,這種親切感讓它成為許多人家中的必備植栽。

紅梅在台灣的流行程度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來看:

面向 具體表現 台灣人喜愛原因
文化象徵 年節擺飾、詩畫題材 象徵堅毅與希望,符合台灣人性格
實用價值 果實可製梅酒、梅乾 兼具觀賞與食用價值,CP值高
種植特性 耐旱、病蟲害少 適合台灣氣候,新手也能輕鬆栽種
景觀效果 冬季開花,色彩鮮明 為蕭瑟季節增添生氣

說到紅梅的實用性,台灣人真的把它的價值發揮到極致。老一輩的人會把青梅採下來醃製,做成脆梅或Q梅當零嘴,夏天泡一杯冰涼的梅子綠茶更是消暑聖品。這種從賞花到食用的完整體驗,讓紅梅不只是觀賞植物,更是生活的一部分。現在很多年輕人也開始流行自己醃梅子,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手作過程,讓傳統的紅梅文化有了新的生命力。

在台灣的公園、校園甚至街道旁,常常可以看到紅梅的身影。它不像某些嬌貴的花卉需要特別照料,就算遇到颱風或寒流也能堅強存活,這種韌性特別打動台灣人的心。而且紅梅開花的時間剛好在農曆年前後,那喜氣的紅色花朵總能為年節增添不少氣氛,自然成為台灣人過年時最愛擺設的花卉之一。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