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繡眼築巢育雛
春日百花盛綻,綠繡眼的鳥鳴聲打破了寧靜。這些小精靈靈巧地飛舞在枝頭,在鬱鬱葱葱的綠葉間穿梭,築起它們的愛巢。
雛鳥破殼


大約三、四年前,一對綠繡眼在親戚家門前的樹上安家。它們忙著在濃密的枝葉間構建巢穴,此後每年春夏之交,它們便會如約而至,繁育後代。今年也不例外,一雙綠繡眼在後陽台的蝶豆花叢中築起巢穴。
鳥巢觀察
這個綠繡眼巢穴十分隱蔽,且保護得很好。主人悄悄地觀察著它們的生態,從築巢到破殼育雛,紀錄了它們生命的點滴。巢穴裡有三顆鳥蛋,孵化大約需要兩周的時間。
親鳥餵食
破殼而出的雛鳥,緊閉雙眼,張開嘴不斷地啼叫。親鳥們忙進忙出,捕食蟲子餵養它們。綠繡眼十分怕驚嚇,只要發現有異動,就會馬上棄巢飛走。因此,主人和親友們只能遠遠地觀察,避免打擾它們的生活。
幼鳥成長
隨著幼鳥的成長,它們逐漸睜開雙眼,好奇地打量著周圍世界。約10天後,羽毛豐滿的幼鳥便離開巢穴,展翅高飛。
祥瑞之兆
古人認為,禽鳥到屋簷下築巢是件吉事,象徵著財運亨通。綠繡眼的到來,預示著福運降臨。
疫情中的陪伴
在疫情嚴峻的時期,觀察綠繡眼築巢育雛成為了主人和家人的樂趣。它們的生生不息,撫慰著人們的心靈。
綠繡眼的築巢習性
綠繡眼是一種體型嬌小的鳥類,以其鮮明的綠色羽毛而聞名。牠們的築巢行為十分獨特且迷人。
築巢材料與地點
綠繡眼通常在低矮的灌木叢或小樹上築巢,巢址的高度通常離地面不到 2 公尺。牠們會使用各種天然材料來建造巢穴,包括樹枝、樹葉、蜘蛛網和羽毛。
巢穴結構
綠繡眼的巢穴呈碗狀,內部鋪設軟質材料,例如羽毛和草。巢穴的外徑約為 10-12 公分,內徑約為 6-8 公分,深度約為 5-7 公分。
特徵 | 描述 |
---|---|
外部 | 由樹枝和樹葉交織而成,形成一個碗狀結構。 |
內部 | 鋪設羽毛、草等軟質材料,形成一個舒適的育雛空間。 |
形狀 | 呈碗狀,邊緣平整,底部呈平坦。 |
尺寸 | 外徑約 10-12 公分,內徑約 6-8 公分,深度約 5-7 公分。 |
築巢過程
綠繡眼通常成對築巢,雄鳥負責採集材料,雌鳥負責編織巢穴。築巢過程通常持續 5-7 天,但可能受天氣和食物供應的影響而有變化。
繁殖期
綠繡眼的繁殖期因地區而異,但通常在春季或夏季。牠們每年可以生產 2-3 窩卵,每窩約有 2-4 顆卵。雌鳥會孵化卵約 12-14 天,雛鳥在孵化後約 16-18 天即可離巢。
延伸閲讀…
綠繡眼鳥巢觀察記錄,防疫宅在家定觀 – 流浪貓筆記本
影/挺過貓口及風雨綠繡眼這一家給了動人啟示
保育重要性
綠繡眼的築巢行為是其生態系統中至關重要的行為,因為牠們為後代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庇護所。保護綠繡眼築巢地點對維持其種羣數量至關重要,因此避免砍伐綠繡眼的巢址樹或灌木叢是保育牠們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