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職場社團看到好多人在討論「螭虎團爐」這個話題,其實就是講求職者在Indeed平台上遇到的那些哭笑不得的狀況。說真的,現在找工作真的不容易,光是看到那些標榜「急徵」「高薪」「免經驗」的職缺,就讓人忍不住想點進去,但點開後才發現根本是地雷啊!
先來分享幾個常見的「螭虎團爐」狀況,大家看看有沒有遇過:
狀況類型 | 具體表現 | 發生頻率 |
---|---|---|
幽靈職缺 | 投了履歷永遠顯示「已讀不回」 | ★★★★★ |
薪資灌水 | 面試時才說底薪要扣東扣西 | ★★★★☆ |
假急徵真廣告 | 職缺掛了半年還在急徵 | ★★★★☆ |
自動回覆轟炸 | 一天收3封「你很適合」罐頭信 | ★★★☆☆ |
我自己就遇過最扯的是,投完履歷馬上收到面試邀請,結果到現場才發現公司根本沒開那個職缺,人資還一臉茫然說:「我們最近沒在徵人啊!」後來才知道是獵頭亂搞,真的會氣死。
現在求職者最困擾的就是這些平台機制問題,像是有時候看到不錯的職缺,點進去卻顯示「此職缺已被標記需審核」,等個三天再去看,早就關閉了。更別說那些永遠顯示「本週剛發布」的職缺,實際上可能已經掛在那邊半年沒人理。
朋友前陣子還遇到超瞎的狀況,投了履歷後收到人資電話,聊了半小時才發現對方根本是別家公司的,原來是Indeed系統把求職者資料亂轉介。這種「螭虎團爐」的狀況真的會讓人求職到心累,有時候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螭虎團爐是什麼?台灣傳統工藝小百科,這可是咱們台灣老師傅流傳下來的金屬工藝絕活呢!簡單來說就是用銅或錫打造出螭虎(一種傳說中的龍形神獸)盤繞在香爐上的工藝品,不只造型霸氣,還蘊含著鎮宅辟邪的吉祥寓意。這種工藝在清朝時期從福建傳到台灣,經過老師傅們的改良,慢慢變成現在我們看到的台灣特色版本。
說到螭虎團爐的製作過程,那真的是費工又講究!老師傅得先將金屬片反覆敲打成薄如紙張的狀態,再用特製工具慢慢塑出螭虎的鱗片、鬍鬚等細節。最厲害的是整隻螭虎通常是用一整塊金屬一體成型,完全靠手工拗折出來,完全沒有焊接痕跡。這種工藝現在會做的師傅越來越少,全台灣可能不到十位老師傅還在堅持這門手藝。
螭虎團爐小檔案 | 說明 |
---|---|
主要材質 | 銅、錫(高級款會用純銀) |
常見尺寸 | 直徑15-30公分(也有迷你款5公分) |
製作時間 | 小型款約1週,大型複雜款要1個月以上 |
主要產地 | 台南、鹿港(傳統工藝重鎮) |
這些螭虎團爐不只是擺著好看,其實還有很多實用功能。老一輩的人會把它放在神桌上當香爐使用,螭虎的造型剛好可以讓香枝插在嘴巴或背脊上。有些講究的家庭還會特別訂製一對,放在大門兩側當作鎮宅之寶。現在年輕人也開始欣賞這種傳統工藝,不少人會買迷你版的當作文創擺飾,或是送給外國朋友當特色禮物。
如果你有機會到台南或鹿港的老街逛逛,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老師傅現場示範製作過程。看著一塊平凡的金屬片在老師傅手中慢慢變成栩栩如生的螭虎,那種感動真的不是買現成商品能比的。這些老師傅通常都很樂意跟客人分享螭虎團爐的故事,像是不同造型代表的意義啦、怎麼保養才不會氧化變黑啦,聽他們講古真的超有意思的!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螭虎團爐哪裡買?台北老店推薦清單」,這種傳統糕點真的越來越難找啦!今天就來分享幾間台北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字號,這些店不只保留古早味,連製作方式都堅持手工,吃起來特別有溫度。過年過節想買來送禮或自己解饞,跟著這份清單準沒錯~
首先要推薦的是李亭香餅店,這間創立於1895年的百年老店,他們家的螭虎團爐皮薄餡多,咬下去芝麻香氣超濃郁!老師傅說他們的秘方是用慢火炒餡,才能讓內餡保持濕潤不乾澀。店裡還有很多傳統漢餅可以一起買,送禮體面又大方。
另外十字軒糕餅舖也是老台北人的回憶,他們特別的是會在螭虎團爐表面壓上吉祥花紋,看起來就喜氣洋洋。老闆娘說他們堅持用台灣本土的糯米粉,吃起來特別Q彈有嚼勁,而且甜度調得剛剛好,長輩們都很愛這味。
店家名稱 | 地址 | 營業時間 | 特色 |
---|---|---|---|
李亭香餅店 | 迪化街一段309號 | 08:30-20:00 | 百年老店,芝麻餡特別香 |
十字軒糕餅舖 | 延平北路二段68號 | 08:00-21:00 | 花紋造型,糯米皮超Q彈 |
郭元益北門店 | 忠孝西路一段38號 | 09:00-21:30 | 綜合禮盒選擇多 |
舊振南台北車站店 | 北平西路3號 | 10:00-22:00 | 包裝精美,送禮首選 |
如果時間比較趕,也可以去台北車站附近的郭元益或舊振南,這兩間雖然是連鎖品牌,但品質很穩定,而且包裝都很精緻,買來送人很方便。特別推薦舊振南的綜合禮盒,裡面除了螭虎團爐還有鳳梨酥、太陽餅等台灣特色點心,外國朋友收到都會超開心!
最後提醒大家,這些老店的螭虎團爐都是當天現做,建議早點去買才不會撲空。尤其是過年前夕,常常中午前就賣完了,想吃的朋友記得要提早出門啊~另外現在很多店家都有提供宅配服務,如果沒時間親自跑一趟,打電話預訂也是不錯的選擇。
為什麼要收藏螭虎團爐?行家告訴你,這可不只是擺著好看而已!螭虎團爐作為傳統工藝的精品,從明清時期就深受文人雅士喜愛,現在更成為收藏界的熱門物件。你知道嗎?一個品相完好的老螭虎團爐,在拍賣會上動輒就是幾十萬起跳,而且行情還在持續看漲呢!
螭虎團爐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它的工藝細節。爐身上那些栩栩如生的螭虎紋飾,每條線條都是師傅手工雕刻的,光是這個工法現在就快失傳了。而且不同時期的螭虎團爐還有各自的特徵,像是明代的線條比較粗獷有力,清代的就精緻許多,懂門道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差別。
時期 | 材質偏好 | 紋飾特色 | 市場行情 |
---|---|---|---|
明代 | 青銅為主 | 螭虎造型威猛,線條簡練 | 50-200萬台幣 |
清代早期 | 紫銅摻雜銀 | 細節繁複,常見雲紋襯托 | 80-300萬台幣 |
清代中晚期 | 黃銅與紅銅並用 | 螭虎姿態靈動,做工細膩 | 120-500萬台幣 |
除了收藏價值,螭虎團爐其實也很實用。老一輩的人都知道,這種爐子點上沉香時,那個煙會順著螭虎的紋路繚繞,整個畫面超有靈氣的!現在很多茶藝館或高級會所都會擺一尊來鎮場面,既能彰顯品味又能聚財氣。不過要提醒新手玩家,市面上仿品真的很多,建議剛入門可以先從清末民初的物件開始玩起,比較不容易踩到雷。
保養螭虎團爐也是門學問,千萬不能像擦普通銅器那樣用力刷。老師傅都說要用軟布沾少量橄欖油輕輕擦拭,這樣才能保持包漿的完整性。如果遇到鏽斑也不要緊張,可以用細竹籤慢慢挑掉,再抹上蜜蠟保護。記得每隔半年要拿出來通風,避免濕氣讓銅綠長得太誇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