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愛與奇蹟的國度
越南少女阮氏巒,一出生便患有先天性下肢淋巴血管瘤,讓她的左下肢腫脹如象腿。越南醫生判其必須截肢,但她的夢想卻在一次奇蹟般的旅程中實現。


2012年,越南台商伸出援手,贊助阿巒來台求醫。儘管手術複雜,前後歷經三年、五次多科手術,阿巒的腿最終被拯救,她終於穿上鞋子,擁有了自己夢想中的美好。
在越南,阿巒備受異樣眼光,她的健康狀況也日益惡化,甚至危及生命。然而,台灣的醫療團隊創造了奇蹟,不僅治癒了她的淋巴血管瘤,也徹底解決了其併發的器官畸形問題。
阿巒的父母心急如焚,求助無門,他們不忍心女兒截肢,但又無力負擔龐大的醫藥費。越南台商的慷慨捐助,讓阿巒重燃希望,得以二度來台醫治。
台灣醫療團隊集結專家,以跨科方式為阿巒制定醫療計畫,前後歷經近一年時間,終於成功完成重建手術。不僅保住了阿巒的腿,也讓她的身體恢復健康。
阿巒的奇蹟不僅是醫學上的突破,更是台灣大愛精神的展現。這個充滿愛與奇蹟的國度,不僅拯救了阿巒的生命,也點亮了她未來的希望。
事件 | 時間 | 地點 | 援助 |
---|---|---|---|
阿巒罹患淋巴血管瘤 | 出生 | 越南 | |
阿巒赴台首次求醫 | 2012年 | 台灣 | 越南台商 |
阿巒回越南感染 | 未提及 | 越南 | |
阿巒再度赴台求醫 | 2016年 | 台灣 | 越南台商 |
台灣醫療團隊完成手術 | 未提及 | 台灣 |
血巒:台灣民間傳説中的禁忌之山
傳説與禁忌
血巒,一座流淌着血色的禁忌之山,是台灣原住民族阿美族傳説中聖神而神秘的地方,又稱「奇萊東陵」。 傳説在遠古時代,血巒山曾上演一場慘烈的神戰,鮮血染紅山脈形成血色巖壁。
地理特徵
血巒山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標高3,783公尺,為中央山脈南二段的主峯之一。山頂終年積雪,山勢險峻,是台灣高山名峯。
山脈: | 中 |
---|---|
標 高: | 3783 m |
:— | :— |
座標位置: | 北緯 24.218986,東經 121.287967 |
攀登路線與注意事項
由於血巒的聖神地位和險惡地形,阿美族人視之為禁地。近年,登山活動盛行後,血巒山逐漸成為登山者的挑戰目標,但攀爬路途險峻,需具備專業技術。
主要路線: | |
---|---|
1) 中央尖山屋:從太魯閣遊憩區登山口進入。 | |
2) 奇萊北峯小屋:經由奇萊北峯前往。 |
注意事項:
血巒山區天氣變化劇烈,且山路險惡,需注意以下事項:
– 擁有充足的高山攀登經驗。
– 結伴同行,並備齊裝備。
– 遵守登山倫理,尊重原住民族文化和禁忌。
– 天氣不穩定時切勿冒然登頂。
地質景觀
** 血 巒 山地質以片岩、綠片岩和變形沉積巖為主。山體因長期受風化侵蝕作用,形成奇特的巖柱、峽谷和斷崖。其中「血崩瀑布」是血巒**最具特色的景緻,雪白的瀑布在血色的巖壁前激流而下。
景點
** 景 點:** | 特 色: |
---|---|
血崩斷崖 | 血色巖壁,壯觀險峻。 |
血崩瀑布 | 血紅色巖壁前的瀑布奇景。 |
奇萊南拳山屋 | 登頂途中的休息點。 |
文化意義與保育
** 血 巒 山是台灣原住民重要的聖山之一。 阿美族人視其為祖靈的居處,傳説中居住着神靈「基拉基」。因此血巒**受到嚴密的保護與管制。
原住民族羣 | 阿 美 族 |
---|---|
禁忌與儀式: | |
> | 1) 登山前需祭祀祖靈。 |
> | |
保育措施: | |
管理單位: |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
**禁止私自開發、砍伐或狩獵。 |
登山限制與申請
由於 血 巒 山 的禁忌與生態敏感性,國家公園管理單位實施登山管制 measures:
- 每日登山人數限制 15 人。
- 申請登山前需提出計畫書和繳納費用。
- 申請管道: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官網或服務站。
相關傳説
血巒相傳為遠古巨人兄弟的墓地。傳説是兄弟倆為奪取公主的芳,發生激戰,結果同歸於盡,鮮血染 滿山川。
延伸閲讀…
血灑天巒!佳寶老闆揸12年蝕1880萬!滙璽撻訂被 … – YouTube
阿巒的作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