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過世未滿一年的避忌


在傳統習俗中,親人辭世是一件重大事件,習俗禮節繁多。本文整理了親人過世未滿一年期間的避忌事項和祭祀方式,供讀者參考。
避忌事項
- 避免進出宮廟:古人觀念中,喪事後身上會殘留穢氣,為尊重神佛,應避免進出宮廟,亦不應祭拜神明。現代社會則較為開放,百日內暫緩進廟會也是一種體現追思心意的方式。
- 避免拜訪他人:喪禮後,忌諱上門拜訪他人,以免穢氣傳播。
- 避免參加紅白喜事:喜喪相衝,為避免穢氣影響喜事,喪家一般不參與他人婚喪喜慶。
- 避免修剪毛髮:傳統習俗認為服喪期間應披麻戴孝,故不剪髮不剃鬚,以表達哀痛。現代社會則可酌情調整,待往生者出殯後即可打理儀容。
- 節日低調過:喪期期間,應盡量低調過節。端午、中秋等節日,憶起逝者難免傷感,可適度省略慶祝儀式。
- 野生動物勿驅趕:喪禮後,出現昆蟲或動物,不應驅趕或殺害,因其可能代表逝者化身前來。
祭祀方式
- 百日祭:逝者往生後的第100天進行祭祀,無特定禁忌。
- 對年祭:逝者忌日的下一年同一天為”對年”,應提早一天祭祀,因亡者尚未合爐,無法與祖先一同祭拜。
- 合爐:選定吉日將亡者神主牌位燒掉,取香爐灰燼加入祖先牌位香爐,象徵逝者進入祖先行列。
- 春節祭祀:對年前遇上春節,忌貼紅對聯,生日過節也應低調慶祝。
節日祭祀禁忌
- 對年前:遇清明節等節日,需提前一天祭拜,清明當天祭祖。
- 對年後:擇良辰吉日合爐或另立祖先牌位,合爐後忌日祭祀不再提前一天。
祭品供養禁忌
- 對年內:自己製作粽子、甜粿等食物時,須請親友贈送後方可祭拜。
- 對年後:合爐後,可照常祭拜。
祭拜時致辭
- 表達思念與感恩:追憶故人善行,表達感恩與思念。
- 祈福與祝願:祈禱亡者靈魂安息,往生善道,庇佑後代。
- 請求指引與祝福:請求亡者指引,庇佑子孫,帶來平安幸福。
親友過世禁忌:禮節與習俗
親友過世後,喪家須遵守各種禁忌,以示對逝者表達哀痛之情,並遵循傳統習俗。以下整理常見的親友過世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