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自然界的奇蹟
特徵 | 描述 |
---|---|
吻突 | 如大象之象鼻,用於覓食 |
觸角 | 生長於吻基部,獨特罕見 |
足部 | 5節跗節,具有爪 |
腹部 | 可見5個腹節 |
體長 | 最小0.1cm,最大9cm,具有360°旋轉頭部 |
高低差 | 少數象鼻蟲下翅退化,上翅閉合,硬度提升,被譽為世界最硬的甲蟲 |
與大象的奇妙相似之處
象鼻蟲的吻突形似大象的長鼻,但實際上是昆蟲的口器。除此之外,牠們的觸角也生長於吻基部,這是獨一無二的特徵。象鼻蟲足部具有5節跗節和爪,腹部可明顯看見5個腹節。體長範圍甚廣,從0.1cm到9cm不等,頭部還能旋轉360°,以便於探索環境。雖然大象的體型遠大於象鼻蟲,但牠們同樣具有世界最硬的甲殼,這歸功於某些象鼻蟲下翅的退化,使得上翅閉合後硬度增加數倍。
大自然的傑作:象
在自然界中,象是一個奇蹟,牠們擁有令人驚嘆的特性。


- 象鼻的奧秘:象鼻是象最具特色的部位,既是鼻子又是上唇的結合體。它由超過4萬條肌肉組成,靈活性極高。象鼻可以觸及地面,讓大象得以將樹上的果實或地上的嫩草送入口中。象鼻末端有一個突起,作用類似手指,不僅可以用來夾取花生般大小的食物,還具有靈敏的神經,可以感應外界訊息並傳遞到大腦。
- 進食與生存:為了維持龐大身軀所需的能量,象需要攝取大量食物。牠們的嘴巴寬大,牙齒強健,可以磨碎和撕裂食物。然而,頭部過大、頸部短促厚實,使得低頭喝水或吃草成為一個挑戰。因此,大象演化出靈活的象鼻,協助牠們從地上取食,就像我們使用手臂一樣。象鼻還可以作為吸管,將水吸入口中。
- 飲水的獨特方式:雖然外型像吸管,但大象並不會直接將水經由象鼻吸入食道,而是先將水吸附在象鼻前端,再送入口中。一頭象一次可以吸入5公升的水,由於體型龐大,牠們每天需要100公升的水分。
- 氣息與感官:象鼻對於象而言至關重要,它具備多項功能,包括呼吸、取物、吸水、聞味道、感應外界訊息,甚至可以像喇叭一樣發出叫聲。牠們呼吸時,象鼻與食道相通,但在象鼻後方有一個軟骨瓣,可以自動打開,讓象鼻噴水時不必中斷呼吸。
象之珍寶:牙齒
大象是標準的植食動物,牠們的主要食物來源是青草、野果、樹葉和樹枝。為了應付粗纖維食物,牠們演化出高齒板的臼齒,這能讓臼齒更耐用。象的臼齒就像兩塊洗衣板般,相互摩擦研磨食物,斜向的研磨方式增加咀嚼面積,使得象能更有效地吸收營養。
隨著年齡增長,象的臼齒會逐漸磨損。由於大量進食,象一旦失去臼齒就無法進食,因此牠們具有五次換牙的機會。象的換牙方式與人類不同,是以水平方向替換。臼齒生長在臉頰內側的牙牀,當前方的臼齒磨損時,後方的臼齒會慢慢生長並向前推進,直到把前方臼齒擠掉並取代其位置。象的臼齒是陸續長出的,一生中上下左右各有6顆臼齒供替換,共有24顆臼齒。隨著年齡增長,臼齒會越來越大,齒板數目也會越來越多。第一、二顆臼齒在出生時長出,在一歲左右會長出第三顆臼齒,這三顆臼齒供應象幼年時期所需。第四顆到第六顆臼齒會陸續長出,第六顆也是最後一顆臼齒大約在25歲開始慢慢生長,這三顆臼齒將陪伴象度過餘生。當最後一顆臼齒磨損殆盡時,象就會因無法進食而死亡。
千載奇緣:象牙
我們所熟知的「象牙」是大象上顎的門牙,終其一生都在生長。象牙用途廣泛,大象會用象牙挖掘地底下的水源、剝樹皮補充糧食、威嚇敵人,或是作為疲倦時休息象鼻的地方。
覓食的王者
大象每天需要吃大約150公斤的食物,牠們每天花費20小時以上的時間在覓食,因此睡眠時間相對較短。與其浪費時間在睡眠上,大象更願意花時間吃東西,以補充體力、維持身體機能。大象大多是站著睡覺,這樣當牠們遇到危險時能快速醒來躲避危險。大象只有在走了很遠的路,周圍沒有危險的情況下,或是三到四天沒睡覺,才會躺下睡覺,睡眠時間大約1小時。
皺紋的秘密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類皮膚會鬆弛而產生皺摺,而大象卻是從一出生全身的皮膚就皺巴巴的。這層皺紋對於散熱有極大的幫助。天氣炎熱時,大象會泡在泥巴池中,用象鼻把泥巴水往身上噴灑。厚實的皺紋能保留水分,減緩蒸發,延長降温效果。在沙地時,大象會將沙子甩到背上,沙子卡在皺褶的皮膚上,覆蓋一層保護層,阻擋陽光直射,以免中暑。
散熱奇招:大象的耳朵
與大多數的大型哺乳動物不同,大象不會排汗。為了散發多餘的體熱,大象需要依靠扁平的耳朵,這些耳朵布滿了血血管。透過耳朵微血管的收縮及舒張,大象可以控制進入耳朵的血液流量,並利用薄薄的耳朵皮膚,促進冷空氣與血液交換熱量。大象會搧動耳朵,讓冷空氣吹拂耳朵表面,降温耳朵裡的血液,並將降温的血液傳回身體各處,達到身體降温的目的。
由於生活的棲地温度不同,非洲象與亞洲象的耳朵大小也不同。非洲象生活的環境較為炎熱,因此牠們需要較大的耳朵來散熱。
薄而堅韌的皮膚
大象的皮膚很薄,最厚的地方位於背部,大約2-3公分。最薄的地方在腹部,僅約0.5公分。值得一提的是,河馬的皮膚厚度高達6公分,相比之下,大象的皮膚算是薄的了。
象之誕生
母象經過22個月的懷孕期,生下大象寶寶。大象寶寶剛出生時體重在70至110公斤之間,身高約90至100公分。幼象會吸吮母奶直到2歲,之後除了喝母奶,也會開始食用一些野外的食物,還會用象鼻在母象的口中取出食物。幼象直到5至6歲才會完全斷奶。
象鼻,大自然的奇特造型
象鼻,顧名思義就是類似大象長鼻子的構造,在自然界中,這種奇特的造型出現在許多物種身上,形狀、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象鼻植物
在植物界,象鼻最具代表性的是象鼻花(Amorphophallus paeoniifolius)。這種奇特的植物原產於熱帶地區,以其巨大的塊莖和長長的象鼻狀花序著稱。花序頂部膨大,形成一個桶狀結構,裡面遍佈著密密麻麻的小花。象鼻花散發出一股強烈的腐肉味,以吸引蒼蠅等昆蟲進行授粉。
象鼻植物 | 特徵 | 原產地 |
---|---|---|
象鼻花 | 巨大塊莖,長長象鼻狀花序 | 熱帶地區 |
馬蹄蓮 | 葉柄基部膨大,形成象鼻狀結構 | 非洲南部 |
海芋 | 芋頭的根莖長出象鼻狀氣生根 | 熱帶美洲 |
象鼻動物
在動物界,象鼻海豹(Mirounga leonina)擁有最顯著的象鼻。這種巨大的海洋哺乳動物分佈在南極洲周圍水域,雄性海豹的鼻腔特別發達,隆起成一個碩大的象鼻。象鼻海豹的象鼻可以充氣,用於吸引異性和進行競爭。
象鼻動物 | 特徵 | 原產地 |
---|---|---|
象鼻海豹 | 雄性具有巨大的象鼻 | 南極洲 |
海象 | 雄性具有較小的象鼻 | 北極海域 |
象鼻魚 | 口部細長突出,形似象鼻 | 非洲東部河流 |
象鼻昆蟲
在昆蟲界,象鼻蟲(Curculionidae)是象鼻的最佳代表。這些小型甲蟲種類繁多,它們的口器演化成一條細長的象鼻。象鼻蟲的象鼻不僅用於取食,還可以用於挖洞、交配和自衞。
象鼻昆蟲 | 特徵 | 原產地 |
---|---|---|
象鼻蟲 | 細長象鼻,種類繁多 | 全球 |
長頸象鼻蟲 | 象鼻特別細長 | 南美洲 |
吉象鼻蟲 | 象鼻頂端具分叉 | 非洲 |
象鼻地形地貌
在自然地形中,象鼻山(Elephant Trunk Hill)以其奇特的象鼻狀造型而聞名。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象鼻山,因形似一隻大象伸出的長鼻而得名。象鼻山由喀斯特溶岩形成,其象鼻部分長約50米,直徑達10米。
象鼻地形地貌 | 特徵 | 地點 |
---|---|---|
象鼻山 | 形似象鼻的山峯 | 中國桂林市 |
象鼻崖 | 形似象鼻的懸崖 | 美國懷俄明州 |
象鼻峽谷 | 形似象鼻的峽谷 | 美國亞利桑那州 |
結語
象鼻在自然界中舉目皆是,無論是植物、動物、昆蟲還是地貌,都展現出大自然的奇思妙想和無窮多樣性。這些形態各異的象鼻不僅具有獨特的視覺效果,還與不同的功能息息相關,體現了自然界生命的多樣性和適應性。
延伸閲讀…
大象你的鼻子怎麼伸得這麼長?因為多功能皮膚也 …
象生活Facts about Elephants – 台北市立動物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