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者之禍
- 聽聞道卻不實踐,猶如收藏而不分享。缺乏救贖之機,終陷
猶大的災禍


- 猶大罪孽深重,他的福分猶如美名,好師傅,好環境,
貪欲的福禍
《猶大的福分
- 被讚美,如君王的名字「讚美、敬拜」所示。
- 上好的老師,即耶穌。
- 上好的教訓,主的道。
- 上好的環境,主的同在。
- 上好的訓練,主的訓練。
- 上好的同學,十一使徒,以後個個都成功。
- 上好的職分,使徒,是主所選召的。
- 上大的恩賜,能傳道,管錢財。門徒會行神蹟,他也有分(路10:7;太10:7)。他有口才,有領袖才能,他的話人會聽從。他責備馬利亞膏主,大家都附和(約12:4;可14:4)。
《猶大災禍
- 他聽道,講道,傳道,但不行道。
- 貪心,為了得錢,要出賣耶穌(太26:14~15)。貪名,利,安逸。
- 他假冒為善,名為救濟窮人,卻是常取其中所有的。在人前與人後有不同的生活。
- 與仇敵為友,與主的仇敵為友,如巴珊母牛的惡人(可14:10~11),與罪親近,不慎交友。
- 他不忠職守,不誠實。人交託他的,他偷取(約12:6)。
- 他接受撒但在心中,以它為主為王(路22:3;約13:2)。
- 他口蜜腹劍,虛偽。用親嘴出賣主(可14:44;路22:47~48)。
- 至死不聽勸告,主先後七次勸告他悔改,但他都不肯悔改,至終硬心將主賣掉。因此他有大禍!主和門徒都不見他悔改。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都不可貪心,不然像猶大最終會大禍臨頭,一輩子無法蒙福。基督徒要處處節制,凡事忠心,為主做榮耀神的事。金錢不可貪,只追求靈命的成長,跟隨主,將來在天上必蒙福。
貪心的人有禍了:讓慾望吞噬一切
導言
「貪心的人有禍了」這句諺語警醒世人,貪婪的後果往往不堪設想。歷史上,無數貪心之徒為了一己私慾,不擇手段,最終招致禍端。本文將探討貪心的禍害,以及如何避免落入貪婪的陷阱,並以具體的事例作為佐證。
貪心的成因與代價
成因:
貪心通常是由以下因素所致:
成因 | 描述 |
---|---|
匱乏感: 害怕自己不夠,總是追逐更多。 | |
社會比較: 與他人比較,感到滿足不足。 | |
價值觀扭曲: 認為物質財富是最重要的。 |
代價:
貪心帶來的後果十分嚴重:
代價 | 描述 |
---|---|
人際關係受損: 貪心的人往往只顧慮自己的利益,疏忽人際關係。 | |
心理健康問題: 持續的貪欲會導致焦慮、壓力,甚至憂鬱症。 | |
法律後果: 貪心可能會導致違法行為,如偷竊、詐騙。 | |
社會問題: 過度的貪婪會造成資源的不公平和分配。 |
克服貪心的策略
克服貪心並不容易,但透過以下策略可以逐步擺脱貪婪的影響:
策略 | 描述 |
---|---|
認知貪婪的本質: 瞭解貪心的成因和代價,並承認自己的貪心。 | |
培養滿足感: 練習欣賞自己擁有的,並尋找幸福的非物質來源。 | |
設定現實目標: 避免設定過高的目標,讓自己活在現實之中。 | |
培養感恩之心: 每天花時間感謝自己擁有的,培養感恩的態度。 |
貪心者的下場
歷史上,許多貪心者都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例如:
事例 | 描述 |
---|---|
秦始皇: 貪圖長生不老,沉迷追求仙丹妙藥,荒廢國政,最終暴斃。 | |
納粹德國: 貪圖領土擴張,發動戰爭,最終被毀滅。 | |
貪官污吏: 貪污受賄,中飽私囊,最終身敗名裂,入獄服刑。 |
這些事例無不説明瞭貪心帶來的禍患,提醒我們警惕貪念,以免步上後塵。
結語
「貪心的人有禍了」這句諺語不僅僅是一種告誡,更是一種提醒。貪心的禍害不容小覷,它會吞噬一切,讓人們失去幸福、人際關係,甚至生命。因此,我們應當時刻警惕貪唸的誘惑,培養滿足感和感恩之心,並以健康和適度的慾望過好每一刻。
延伸閲讀…
路加福音6:24 「但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因為 …
路加福音12:15 接着,祂對眾人説:“你們要小心防範一切的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