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華悠久的五千年歷史長河裡,「贛州」(亦作「虔州」)這座坐落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古城,曾是抗戰時期的一段傳奇。然而,對於它的發音,卻存在一個廣泛的誤區。
音韻之辨:贛的讀音


「贛」字的發音在不同地區有所區別,但專指「贛州」(今屬江西)的「贛」,根據標準字典和辭書,均應讀作「紺」,而非廣泛流傳的「貢」音。
贛州之名:水流湍急,險峻陡絕
贛州之所以得此名,源於貫穿其境的贛江。贛江水流湍急,兩岸山峯險峻陡絕,故名「贛」,寓意「險阻難行」。這種音義的結合,充分展現了贛州的地形特質。
誤讀溯源:方言影響,字音訛誤
「贛」讀成「貢」的誤讀現象,主要源於部分方言地區的影響。在粵語中,「贛」與「貢」同音,這種方言習慣逐漸擴散到其他地區,導致了廣泛的誤發。
糾正誤音:尊崇字音規範
為正確維護漢語字音規範,我們應當摒棄「贛」讀作「貢」的誤讀,遵循「紺」的標準讀音,以正視聽,維護語言的純正性和規整性。
表:贛字發音
地點 | 讀音 |
---|---|
通稱 | 紺 |
江西贛州、贛榆 | 紺 |
結尾
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其音韻規範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對於「贛」字發音的糾正,不僅是一件正字正音的舉措,更是對文化傳承的一種維護和承接。尊崇字音規範,弘揚中華語言的正統性和美麗。
贛州讀音的基本特點
特徵 | 描述 |
---|---|
聲調 | 有八個聲調,其中入聲調分為兩個 |
韻母 | 韻母體系比較複雜,共有78個 |
聲母 | 聲母系統比較簡單,共有20個 |
調值 | 除陰平調外,其他聲調的調值與普通話顯著不同 |
聲調
贛州讀音的聲調共有八個,分為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四類。入聲又分為陽入和陰入兩種。
聲調 | 普通話 | 贛州讀音 |
---|---|---|
陰平 | 55 | 53 |
陽平 | 35 | 32 |
上聲 | 214 | 23 |
去聲 | 51 | 42 |
陰入 | 5 | 2 |
陽入 | 2 | 3 |
韻母
贛州讀音的韻母體系比較複雜,共有78個,其中開尾韻51個,閉口韻27個。
開尾韻 | 閉口韻 |
---|---|
a | ai |
o | au |
e | ei |
i | in |
u | un |
ü | uan |
聲母
贛州讀音的聲母體系比較簡單,共有20個。
聲母 | 普通話 | 贛州讀音 |
---|---|---|
b | b | b |
p | p | p |
m | m | m |
f | f | f |
d | d | d |
t | t | t |
n | n | n |
l | l | l |
g | g | k |
k | k | k |
h | h | h |
j | j | tɕ |
q | q | tɕʰ |
x | x | ɕ |
s | s | ɕ |
c | c | tɕʰ |
z | z | ʑ |
r | r | ʑ |
y | y | j |
贛州讀音與普通話的對照
贛州讀音 | 普通話 | 例字 |
---|---|---|
a | e | 搭 |
e | a | 河 |
i | ai | 來 |
u | ou | 走 |
ü | o | 書 |
p | b | 杯 |
k | c | 空 |
tɕ | j | 吃 |
tɕʰ | q | 起 |
ŋ | ng | 弄 |
贛州讀音的地域分佈
贛州讀音通行於江西省贛州市及周邊地區,包括寧都、興國、瑞金、會昌、石城等縣市。此外,在廣東省連平縣、和平縣以及福建省長汀縣等地也通行贛州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