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要搬新辦公室,主管突然丟給我一個任務:「幫忙搞定辦公室座位圖製作!」說真的,第一次做這個還真有點手忙腳亂,不過摸熟之後發現其實沒想像中難。最重要的是要先把辦公室的平面圖拿到手,然後確認每個座位的大小和位置,這時候用Excel或Google Sheets來畫表格就很方便,還可以隨時調整。
座位圖基本要素表格範例:
欄位名稱 | 說明 | 注意事項 |
---|---|---|
座位編號 | A1、B2等 | 建議用字母+數字方便定位 |
員工姓名 | 對應座位人員 | 離職要即時更新 |
部門 | 行銷、業務等 | 同部門盡量集中 |
設備 | 電腦、電話配置 | 新進人員要預留 |
特殊需求 | 左撇子、輪椅空間等 | 人資提供資料 |
畫圖的時候我都會先用鉛筆打草稿,特別是遇到那種辦公室有柱子或奇怪角落的,真的會讓人很頭痛。後來發現用免費的線上工具像Figma或Lucidchart更方便,直接拖曳方塊就能排座位,還能存成電子檔分享給同事看。記得上次用YouTube找教學影片,學到一個小技巧:把常用印表機和茶水間的位置用不同顏色標示,這樣新人一看就懂。
有時候員工會抱怨座位太擠或採光不好,這時候座位圖就派上用場啦!把大家的意見整理好,重新調整座位時可以參考。我們公司上次大風吹就是靠這張圖,連老闆都說這樣排看起來舒服多了。對了,記得要定期更新座位圖,特別是有人離職或新專案分組的時候,不然找人會找到崩潰。現在我們都把最新版圖放在公司內部群組,誰要查隨時都能看。
誰需要製作辦公室座位圖?行政人員必看指南
每次公司有新同事報到,或是部門要調整座位,行政人員最頭痛的就是要怎麼安排座位才不會得罪人啦!其實製作辦公室座位圖不只是為了讓大家知道誰坐哪,更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小秘訣。特別是當公司規模越來越大,新人來來去去的時候,有個清楚的座位圖真的能省下超多溝通時間。
哪些情況會需要座位圖?
情況 | 好處 | 注意事項 |
---|---|---|
新人報到 | 快速熟悉環境 | 記得標註緊急出口、茶水間位置 |
部門異動 | 避免座位糾紛 | 先跟主管確認調整範圍 |
訪客來訪 | 方便引導路線 | 標示清楚會議室和接待區 |
辦公室裝修 | 規劃動線更順暢 | 保留逃生通道空間 |
很多行政朋友一開始會覺得座位圖只是小事,但其實這關係到整個辦公室的氛圍。像是把常需要溝通的團隊安排在相近區域,或是把業務部門放在離門口較近的位置,這些小細節都能讓日常工作更順暢。而且現在很多公司都改用線上協作工具,座位圖也可以做成電子檔隨時更新,新人第一天報到就能用手機查看自己的位置,超級方便!
製作座位圖的時候,建議可以用不同顏色標記各部門,這樣一眼就能看出團隊分佈。如果是開放式辦公室,別忘了把共用設備像印表機、影印區的位置也標上去,不然新人第一天一定會到處問「影印機在哪啦」。另外也要注意同事的特殊需求,像是需要靠窗的、要避開冷氣口的,這些小地方都會讓大家覺得你很貼心喔!
什麼時候該更新座位圖?這些時機點要注意,其實辦公室或教室的座位安排不是一輩子不變的,適時調整才能讓空間發揮最大效益。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關鍵的更新時機,幫你掌握最佳調整時間點,讓團隊運作更順暢!
首先當然是新學期或新季度開始時,這時候人員流動最大,不管是新同事報到還是部門調動,都需要重新規劃座位。特別是當團隊擴編超過原本規劃人數的20%時,硬擠在同個區域反而會影響工作效率,這時候就該好好重新設計座位圖了。另外如果發現最近同事間常為了搶插座、抱怨走道太窄吵架,那也是該更新的警訊啦!
更新時機點 | 具體情況 | 建議調整方向 |
---|---|---|
人員異動時 | 新進員工超過3人/離職達團隊20% | 重新分組、預留擴編空間 |
設備更新後 | 添置大型辦公設備/更換桌椅款式 | 配合設備尺寸調整動線 |
專案轉換期 | 跨部門合作需求增加 | 依專案分組集中座位 |
空間問題 | 常發生走道阻塞、噪音干擾 | 優化動線與安靜區規劃 |
辦公室改裝或搬遷當然要趁機大更新座位圖,但其實平常有些小細節也值得注意。像是當你發現同事開始自發性換位置,或是主管常常找不到人開會,這些都是現有座位安排已經不符合實際需求的徵兆。特別是現在混合辦公模式盛行,每週進辦公室的天數不同,更需要靈活的座位規劃,與其讓大家每天搶位置,不如直接導入熱桌制並更新座位圖還比較實際。
疫情後大家更重視健康,如果發現座位太密集導致冷氣怎麼調都有人抱怨,或是靠窗座位永遠在搶,這時候調整座位讓空氣流通更好就很重要。另外當公司導入新系統或工作流程時,像是要增加協作空間或視訊會議區,也要同步考慮座位配置,才能讓新工具發揮最大效益。畢竟好的座位安排能讓工作效率提升至少30%,這筆時間投資絕對划算啦!
辦公室座位圖怎麼畫?5個超實用技巧分享
最近公司要重新規劃座位,主管突然丟給我這個任務:「欸,幫忙畫個辦公室座位圖吧!」當下真的有點慌,畢竟以前沒做過這種事。不過實際動手後發現其實沒想像中難,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技巧,讓你也輕鬆搞定座位圖!
首先最重要的是測量辦公室實際尺寸,建議用雷射測距儀最準確,沒有的話捲尺也行。記得要量牆壁長度、柱子位置,還有門窗這些固定設施。把數據記錄下來後,可以用這個表格來整理:
區域 | 長度(m) | 寬度(m) | 備註 |
---|---|---|---|
A區 | 5.2 | 3.8 | 靠窗有消防栓 |
B區 | 4.5 | 4.0 | 近茶水間 |
走道 | 1.2 | – | 主要動線 |
再來是選擇繪圖工具,我試過幾種方式覺得最方便的是用Excel或Google Sheets,格子可以直接當比例尺用。想要專業一點的話,免費的SketchUp或Sweet Home 3D也不錯,能做出3D效果圖。重點是要選你熟悉的工具,不然光學軟體就花太多時間了。
規劃座位時要特別注意動線設計,像印表機、茶水間這種大家常去的地方,周圍要留足夠空間。我們公司之前就犯過錯,把影印機放在角落,結果每次用都要排隊超尷尬。另外主管位置最好能看見大部分同事,但又不要太壓迫,這個平衡要拿捏好。
最後提醒大家標示要清楚,除了寫上姓名,建議用不同顏色區分部門。我們是用螢光貼紙標示電源和網路孔位置,這樣之後要調整座位超方便。記得留一份電子檔隨時更新,畢竟同事離職或新進人員都很常有,紙本很容易就過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