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季節】農曆季節裡的中國智慧:24個節氣解碼四季奧秘

【農曆季節】農曆季節裡的中國智慧:24個節氣解碼四季奧秘

24. 太陽在黃道上的二度運行與節氣的對應關係:

  • 每 15 度為一個節氣,共 24 個節氣。
  • 二分時節(春分、秋分)晝夜等長。

23. 陰陽合曆:

  • 兼顧陽曆和陰曆年,滿足年和月的準確週期。
  • 陰曆部分:觀測月相變化確定月份。
  • 陽曆部分:觀測太陽運動確定節氣。

22. 閏月規則:

農曆季節 Play

  • 每 19 年 7 閏。
  • 若兩冬至之間有 12 個朔望月,不閏。
  • 若有 13 個朔望月,於第一個無中氣月閏。

21. 朔分月:

  • 每月太陽直射月球反面為朔日(初一)。
  • 每月太陽直射月球正面為望日(十五或十六日)。

20. 冬至:

  • 太陽位於黃經 270 度的時刻。
  • 十一月所在月稱為十一月。

19. 現行曆法廢除的規則:

農曆季節

  • 「十九年七閏」
  • 「無中氣置閏」

18. 地支與生肖對應:

  • 地支 12 個,分別對應 12 生肖。
  • 民間常見於節日期間使用。

17. 官方紀年:

  • 中華民國廢除農曆官方地位後,改以格里曆紀年。
  • 農曆年份後可加干支紀年,如 2021 年辛丑年。

16. 黃帝紀年:

  • 以公元前 2698 年為黃帝紀元元年。
  • 主要見於農民曆。

15. 天干地支的對應關係:

  • 循環往復,每 60 年一個週期。
  • 農曆用天干地支標註年份、月份、日、時。

14. 盲年:

  • 一年初一至翌年初一前沒有立春。

13. 雙春年:

  • 一年內出現兩個立春。
  • 有閏月的一年必然有雙春,又稱「雙春兼閏月」。

12. 定月:

  • 民用曆法中,正月朔日為一年開始。
  • 冬季,第一天劃分為歲、日週期的起始和中點。
  • 5 年完成一次地支紀月(時辰)週期。

11. 定朔法:

  • 根據天文數據確定朔日(初一)。
  • 無中置閏法。

10. 二分、二至:

  • 二分:晝夜等長(春分、秋分)。
  • 二至:日影最長(冬至)或最短(夏至)。

9. 季節對應的節氣:

  • 立春到立夏:春季
  • 立夏到立秋:夏季
  • 立秋到立冬:秋季
  • 立冬到立春:冬季

8. 節氣的定義:

  • 太陽在黃道上的二度運行與地球四季變化有關。
  • 每個節氣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運動 15 度所到達的位置。

7. 節氣的分類:

  • 12 個節氣,即中氣。
  • 12 個中氣之間的節氣,即節氣。

6. 二十四節氣:

  • 劃分一年,與現代曆法將一日劃分為 24 小時數字同為 24。
  • 2016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5. 古代曆法:

  • 陰陽曆:「陰」指月亮運動確定月,「陽」指地球公轉確定歲。
  • 四象:春、夏、秋、冬。
  • 先秦時代只有 4 個節氣。

4. 氣象部門的季節劃分:

  • 春季:3-5 月
  • 夏季:6-8 月
  • 秋季:9-11 月
  • 冬季:12-2 月

3. 曆書的別稱:

  • 皇曆
  • 黃曆

2. 農曆的來源:

  • 古代民間習慣以農曆月份來劃分季節。
  • 農曆是一種「陰陽曆」,同時根據日、月運行制定。

1. 農曆的特點:

  • 每年 365.2422 日,劃分 24 個節氣。
  • 陽曆日期固定,上半年節氣 6 日,中氣 21 日;下半年節氣 8 日,中氣 23 日。

農曆季節:傳統文化的季節指引

農曆季節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流傳已久的時令系統,它以月亮的陰晴圓缺為基準,將一年劃分為二十四個節氣。農曆季節與自然現象和農業生產息息相關,指引著人們的生活起居和農業活動。

節氣 時段 農事活動
立春 正月初四 萬物復甦,準備耕種
雨水 正月初十一 降雨增多,農事開始
驚蟄 正月廿八 春雷乍響,蟄蟲驚醒
春分 二月初七 晝夜平分,農作物生長旺盛
清明 三月初五 祭祀先祖,賞花踏青
穀雨 三月廿一 降雨增多,水稻播種
立夏 四月初五日 農作物進入生長期
小滿 四月廿四 麥穗逐漸飽滿
芒種 五月初十 芒種稻收割,夏耕開始
夏至 五月廿二 白晝最長,農作物生長旺盛
小暑 六月初六 暑氣漸盛,注意防暑
大暑 六月廿二 最炎熱的時期,注意中暑
立秋 七月初八 秋季開始,農作物成熟
處暑 七月廿四 夜空涼爽,暑熱消退
白露 八月初十 露水凝結,作物成熟
秋分 八月廿二 晝夜平分,農作物收穫
寒露 九月初六 露水變冷,作物準備收穫
霜降 九月廿二 氣温下降,霜降始至
立冬 十月初八 冬季開始,農作物收穫完成
小雪 十月廿四 降雪開始,農作物入庫
大雪 十一月十日 降雪較多,注意禦寒
冬至 十一月廿二 白晝最短,準備過冬
小寒 十二月六日 最寒冷的時期,注意保暖
大寒 十二月廿二 寒冷達到極致,冬作物生長緩慢

農曆季節在傳統農業社會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它為農民提供了時令指引,幫助他們確定農作物的種植、收穫和儲藏時間,保障了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此外,農曆季節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著衣著、飲食、節日習俗等方面。

延伸閲讀…

節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農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隨著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農曆季節的重要性逐漸下降。然而,它依然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習俗流傳至今,成為中華民族智慧的見證。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