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堂:一場莊嚴的修行
五觀堂內,僧眾整齊分列,一場莊嚴的過堂正徐徐展開。大眾不緊不慢地魚貫入座,每人一份齋食,體現著僧團中的平等與和諧。
行堂人員手提飯盆和湯桶,穿梭其間,供養大眾。魚梆雲板聲響起,維那舉腔帶領唱誦《供養咒》,將美味供奉十方諸佛。


課堂上,法師諄諄教導行堂與過堂的智慧。行堂者懷著供養之心,過堂者放下分別。每一次過堂,都是一場對心念的考驗。
行堂與過堂的心得
初次行堂的宇川手忙腳亂,卻在學長的指點下,體會到「用過堂的心情來行堂」的訣竅。行堂與過堂,彼此呼應,以悠閒自在的心境,創造一段愉悦且有功德的時光。
鍾沛嫻將過堂比喻為「皇帝餐」,領悟到佛門中的威儀。從用餐禮儀中,她反省自己的日常言行,做出改變。
鄭瑋瑄在行堂中學會活在當下,而在過堂時感悟到知足感恩。行堂與過堂的過程,逐漸轉化了她的生命態度。
知尊觀察飯菜,感嘆其無常。學院規定不退飯菜,既磨練堅定心性,也培養不偏食的習慣。
知得在齋堂睹物思義,發現飯菜藴含著豐富的內涵。從用餐中,他領悟到奉獻的精神,發願弘法利生。
過堂的益處
- 不放逸:過堂前三通打板,提醒大眾專心應對。
- 方便省力:大家同時間用餐,廚房與行堂人員工作井然有序。
- 平等觀:大和尚與小和尚同享一餐,體現平等精神。
- 專注當下:禁語過堂,有助於培養專注力。
- 去除分別:不退飯菜,減少偏食,涵養心性。
- 見證無常:座位常變,提醒眾生緣份無常。
- 領悟因緣:飯菜的豐富多樣,展示因緣成就的道理。
- 供養諸佛:感恩用餐,回歸「吃飯就是吃飯」的本質。
過堂意思:審訊、質問的程序與注意事項
過堂意思
過堂是指偵查機關或法院傳喚涉案人到場,就所涉案件進行審訊、釐清案情的法律程序。在過堂過程中,偵查機關或法院會詢問涉案人相關問題,並可能採取各種措施,例如筆錄、測謊等,以蒐集證據。
過堂流程與注意事項
一、傳喚
- 偵查機關或法院會以「傳票」的形式傳喚涉案人到場過堂。
- 傳票上會載明過堂時間、地點等詳細資訊。
二、到場報到
- 涉案人應於指定時間到場報到。
- 報到時,請攜帶身分證件。
三、進入偵查庭或法庭
- 涉案人進入偵查庭或法庭後,應主動向主審人員敬禮。
- 依指示就座。
四、個人資料確認
- 主審人員會確認涉案人的基本資料,例如姓名、身分證字號等。
五、告知程序權利
- 主審人員會告知涉案人的程序權利,例如請律師陪同、保持緘默權等。
- 涉案人應仔細聆聽,如有不懂之處,可詢問主審人員。
六、偵訊、訊問
- 主審人員會開始訊問涉案人與案件相關的問題。
- 涉案人應誠實回答,如有不懂或無法回答的問題,可請示主審人員。
- 整個偵訊或訊問過程會以筆錄記載。
七、調查證據
- 主審人員可能會調閲相關證據,例如筆跡鑑定報告、監視器畫面等。
- 涉案人有權檢視證據並陳述意見。
八、筆錄簽名確認
- 偵訊或訊問結束後,涉案人應在筆錄上簽名確認。
- 確認筆錄內容確實,並無造假或遺漏。
九、注意事項
- 嚴禁攜帶違禁品進入偵查庭或法庭。
- 應保有良好的態度,避免爭吵或咆哮。
- 不得阻擾偵查或審判程序。
- 涉案人有權請律師陪同,必要時可請求公設辯護人或委任律師協助。
過堂的意義
過堂對於偵查與審判程序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意義 | 説明 |
---|---|
蒐集證據 | 偵查機關或法院可透過過堂蒐集涉案人的陳述、證詞等證據資料。 |
釐清案情 | 透過與涉案人的互動,有助於釐清案件的始末、脈絡,並確認涉案人涉案程度。 |
保護人權 | 過堂過程中,偵查機關或法院會告知涉案人的程序權利,保障其在偵查或審判程序中的合法權益。 |
促成雙方和解 | 在某些刑事案件中,過堂有助於促成當事人之間的和解,減少訴訟糾紛。 |
結語
延伸閲讀…
p060 過堂 – 星雲大師全集
您是佛門過堂高手嗎?–預備篇
過堂是偵查與審判程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透過適當的過堂程序,偵查機關或法院才能有效蒐集證據、釐清案情,並維護涉案人的權益。涉案人應正視過堂程序的重要性,配合偵查機關或法院的訊問,並尋求適當的法律協助,以保障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