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納音五行
古人以精密洞察為依,創立納音五行,揭示萬事萬物的本質節律。此種節律,投射於音,音藴氣息,氣生生命,故五行對應五音,納音五行解析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


借五運六氣之理,發明納音規則,勾勒萬物之形。納音身為三命之一,乃聲波信息強弱之變幻,育化萬象,賦予其固有特質。在時空變遷中,物態表象的音頻變化,明示了乾支思辨的思緒脈絡。
納音固有六種,各有陰陽,質量不均,質大者威強,質微者力弱。納音彰顯萬物的功用,涵蓋空間特質,猶如海中金深藏不露,沙中金率意處事。更道出物性生剋,譬如大海水無生木之功,而長流水潤澤萬物。
納音五行特性解讀
納音五行並非與干支五行直接相關,其特性由干支共同呈現,不可分割論之。金之納音有六,海中金質優,釵釧金質劣。火之納音亦有六,天上火盛,山下火微。
納音之質,不同元素亦有差異,猶如海中金勝沙中金,沙中金勝於劍鋒金。如此類推,釵釧金遜色於白蠟金,白蠟金又次於金箔金。
納音五行反映事物的本質,探討用途、依賴環境、甚至生剋制化。海中金身處水域,隱而不露,沙中金則性情粗率。澗下水雖為水,卻失江河之勢,松柏木雖為木,卻展現堅強之姿。
納音五行的起源與運用
納音源於事物的氣息節律,此種節律發於聲,音乃氣息之動,生命之特徵。五行為音,音展規律,納音五行由此應運而生。
那音五行:薩滿教中的宇宙觀與聲音療法
引言
那音五行是薩滿教中的一套宇宙觀和聲音療法系統,源自中亞和東亞地區。它認為宇宙由五種元素組成,分別對應五行(金、木、水、火、土)和五個方位(東、西、南、北、中)。薩滿透過特定的咒語和儀式,與這些元素建立連結,並利用它們的力量進行治療和儀式。
那音五行與宇宙觀
在薩滿教中,那音五行構成宇宙的基礎結構,並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息息相關。
五行 | 方位 | 特質 |
---|---|---|
金 | 西 | 剛性、堅硬、收斂 |
木 | 東 | 生長、膨脹、舒展 |
水 | 北 | 流動、寒冷、潤澤 |
火 | 南 | 温暖、熱情、活潑 |
土 | 中 | 包容、穩定、滋養 |
那音五行與聲音療法
那音五行與聲音療法密切結合。薩滿相信不同的音色和振動頻率對應特定的五行元素,可以影響人的身體、情緒和精神。透過吟唱相應的咒語或使用特定樂器,薩滿可以調節和平衡體內的五行能量,促進身心健康。
咒語與樂器
每個五行元素都有其相應的咒語和樂器:
五行 | 咒語 | 樂器 |
---|---|---|
金 | 「錚錚」 | 鐘、鈴 |
木 | 「呼呼」 | 口哨、笛子 |
水 | 「汩汩」 | 陶笛、水鼓 |
火 | 「噼裡啪啦」 | 鼓、火 |
土 | 「咚咚」 | 鼓、鈴鼓 |
治療應用
那音五行療法可應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和心理問題,包括:
- 身體疾病:消化不良、失眠、頭痛、肌肉痠痛等
- 情緒問題:焦慮、憂鬱、恐懼、憤怒等
- 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躁鬱症、邊緣性人格疾患等
結論
延伸閲讀…
納音五行
八字六十甲子納音五行 – 靈昭道苑開運網
那音五行是薩滿教中的重要宇宙觀和聲音療法系統。它將五行元素與方向、特質和聲音振動聯繫在一起,透過運用相應的咒語和樂器,薩滿可以調節和平衡體內的五行能量,促進身心健康。那音五行療法至今仍在某些地區流傳,為一種古老而有效的傳統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