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與金剛拐:承載千年文化與醫療寶藏
艾草:穿越時空的芳香傳奇


艾草,蒿屬植物的一種,遍佈全球,早在中華五千年歷史中就見於文獻。《詩經》讚頌其清涼舒緩的香氣,中醫典籍記載其醫用價值,甚至用於針灸。艾草含有精油、單寧、黃酮等化合物,具有治病養生之效。
台灣紀錄有15種蒿屬植物,其中五月艾與茵陳蒿最常被利用。五月艾與艾草形態相近,功效相似,而茵陳蒿則形態迥異,藥用部位為根部寄生而得名「金剛拐」。
金剛拐:深山隱秘的養生聖品
金剛拐寄生在茵陳蒿根部,與其共生。因其不易栽種,數量逐漸減少,曾面臨瀕危。近年來,在專家努力復育下,已逐漸復甦。
金剛拐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化合物,如青蒿素,具有抗瘧、治肝病等功效。此外,其根部磨成粉可製成蚊香,驅蚊防蟲,淨化空氣。
隨著科學進步,蒿屬植物的藥用價值日益受到重視。通過不斷探索與研究,這些傳統草本將持續造福人類健康。
金剛拐功效
金剛拐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具有多項養生保健的功效。金剛拐功法簡便易學,時常練習有助於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 金龍擺尾:左右擺動身體,幅度由小到大
- 寶劍盪漾:雙手持拐,上下盪動
- 蒼松迎客:下蹲後站立,雙手向前伸展
- 無量神針:雙手持拐,向前刺出
- 轉身後仰:轉身後向後仰倒,雙手撐地
- 金剛合十:雙手合十,提至頭頂
- 卧馬回首:俯卧在地上,轉頭向後望
- 仙童獻果:雙手捧拐,向上舉起
注意事項
- 練習前應進行適當熱身,避免運動傷害。
- 練習過程中如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停止並諮詢專業醫護人員。
- 練習頻率建議每週2-3次,每次15-20分鐘。
- 金剛拐對身體有益,但無法取代正規醫療。身體如有疾病,應同時配合必要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