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兆詮釋詳解
概述
《傷寒雜病論》,又稱《金匱要略》,是中醫臨牀經典著作之一,相傳由東漢張仲景撰寫。本篇摘錄其部分條目,詳細詮釋病兆徵象,有助於診療疾病。


1. 面色診斷
- 鼻頭青紫,腹中疼痛,苦冷,主死〈一雲腹中冷,苦痛者死〉。
- 鼻頭色微黑,有水氣;色黃,胸中有寒;色白,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
2. 聲息診斷
- 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聞其説。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雲腹中冷,苦痛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
- 病人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澈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一作痛〉。
-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咳;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唾沫。
3. 身體其他部位診斷
- 身體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裏,䅽飪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
- 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脈浮,寒令脈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 問曰:病有急當救裏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
- 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餘皆仿此。
-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
-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痙。
-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為難治。
-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4. 脈診
- 寸口脈動者,因其旺時而動,假令肝旺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 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裏,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 問曰:經雲:「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 問曰: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入臟即死,入腑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曰:唇口青,身冷,為入臟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
- 問曰:脈脱入臟即死,入腑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裏者即死。
5. 病象與藥物
- 陽病十八,何謂也?頭痛、項、腰、脊、臂、腳掣痛。陰病十八,何謂也?咳、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
- 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裏,䅽飪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
- 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風中於前,寒中於暮,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風令脈浮,寒令脈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 問曰:病有急當救裏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裏;後身體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
- 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餘皆仿此。
6. 病況分類
-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
-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痙。
-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為難治。
-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 夫風病,下之則痙,復發汗,必拘急。
-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若發其汗者,寒濕相得,其表益虛,即惡寒甚。發其汗已,其脈如蛇。〈一雲其脈浛。〉
《金匱要略》:張仲景的傳世寶典
「《金匱要略》」,又稱「《金匱》」,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家張仲景所著的中醫經典著作,與《傷寒雜病論》並稱「傷寒兩闕」,為中醫臨牀應用最廣的典籍之一。
《金匱要略》的特色
特色 | 説明 |
---|---|
臨牀導向 | 重視臨牀實用,以辨證論治為主,提供治療方案和方劑。 |
病症廣泛 | 涵蓋內、外、婦、兒等各科病症,治療方法豐富多樣。 |
方劑簡潔 | 所載方劑多為簡潔有效,便於臨牀應用。 |
論述簡要 | 行文簡略、言簡意賅,易於理解和記憶。 |
《金匱要略》的架構
《金匱要略》共分三卷:
卷一
- 緒言:簡述醫學理論和治病原則。
- 脈證:論述脈象與證候的關係。
- 雜病:收載各種內外雜病的辨證論治。
卷二
- 少陰篇:論述少陰病的病機、證候和治療。
- 厥陰篇:論述厥陰病的病機、證候和治療。
- 太陰篇:論述太陰病的病機、證候和治療。
- 少陽篇:論述少陽病的病機、證候和治療。
卷三
- 陽明篇:論述陽明病的病機、證候和治療。
- 太陽篇:論述太陽病的病機、證候和治療。
- 論婦人雜病:收載婦科疾病的辨證論治。
- 論兒科雜病:收載兒科疾病的辨證論治。
《金匱要略》的臨牀應用
《金匱要略》在中醫臨牀應用中具有重要地位,臨牀上常用其辨別病證、制定治療方案,尤其在急重症、難治性疾病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所載方劑,如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至今仍廣泛使用。
結語
《金匱要略》作為張仲景的傳世寶典,集前人醫學智慧於大成,為後世醫者提供了豐富的臨牀指引。其簡潔精練、實用有效的特點使其成為中醫臨牀上不可或缺的經典著作。
延伸閲讀…
金匱要略
金匱要略-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 Wiki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