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果食用安全小知識
銀杏樹,又名公孫樹,以古老聞名,見證了恐龍在地球上出沒和突然消失。銀杏原產於中國,曾被西方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已經在地球上絕跡,現卻分佈於世界各地。銀杏常被稱為活化石,因為銀杏在過去二億年時間內幾乎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同時亦可找到與恐龍同期的銀杏化石記錄。
銀杏的種子(白果)在亞洲各地(尤其是中國、日本及韓國)是常見的食物,可用作粥、湯、菜餚及甜品的食材。本地亦不難見到食肆供應日式燒白果和街頭小販售賣炒銀杏。很多植物(見下表)含有天然毒素,有些更是日常的食物,其中包括白果。


銀杏果真有毒嗎?
白果具有毒性,是因含有4′-甲氧基吡哆醇及氰甙等毒素,而4′-甲氧基吡哆醇則被認為是造成食物中毒的化學物。食用不當或過量食用,均有可能產生毒副作用。白果的胚芽,含有白果仁中絕大部分的氫氰酸、銀杏酸和少部分銀杏毒素,是白果仁中毒性成分含量最高的部位。銀杏毒素和致敏蛋白,主要存在於可食用的胚乳中。銀杏毒素是引起白果急性中毒主要毒性物質。
中毒症狀與處理
白果中毒多發生在食用後3~4小時內,症狀為發熱、嘔吐、腹痛、泄瀉、驚厥、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少數人表現為感覺障礙、下肢癱瘓。食用白果後,一旦出現中毒症狀,應立即催吐並及時就醫。
食用白果安全小提示
- 選擇成熟的銀杏果,不要食用未成熟或腐爛的果實。
- 剝掉白果外殼,去除果仁中心的胚芽。
- 不要過量食用白果,成人一次食用不超過10粒,兒童更應減少食用量。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以及有慢性疾病者,應避免食用白果。
- 食用白果後,如出現任何不適,應立即就醫。
常見的天然毒素植物
植物名稱 | 毒素 | 中毒症狀 |
---|---|---|
白果 | 4′-甲氧基吡哆醇、氰甙 | 發熱、嘔吐、腹痛、泄瀉、驚厥、呼吸困難 |
曼陀羅 | 東莨菪鹼、莨菪鹼 | 瞳孔散大、視力模糊、口乾、心跳加快、幻覺 |
馬錢子 | 馬錢子鹼 | 嘔吐、腹痛、腹瀉、四肢麻痺、呼吸衰竭 |
夾竹桃 | 強心甙 | 嘔吐、腹痛、腹瀉、心律不齊、心力衰竭 |
總結
銀杏果是常見的食物,但食用不當或過量食用,會引起中毒。食用時需要注意選擇成熟果實,去除胚芽,避免過量食用,以及注意特殊人羣的食用禁忌。此外,應瞭解其他含有天然毒素的植物,以保障自身健康。
表格
植物名稱 | 毒素 | 中毒症狀 |
---|---|---|
白果 | 4′-甲氧基吡哆醇、氰甙 | 發熱、嘔吐、腹痛、泄瀉、驚厥、呼吸困難 |
曼陀羅 | 東莨菪鹼、莨菪鹼 | 瞳孔散大、視力模糊、口乾、心跳加快、幻覺 |
馬錢子 | 馬錢子鹼 | 嘔吐、腹痛、腹瀉、四肢麻痺、呼吸衰竭 |
夾竹桃 | 強心甙 | 嘔吐、腹痛、腹瀉、心律不齊、心力衰竭 |
銀杏死亡:從生物學角度探討其原因及影響
近年來,越來越多地方出現銀杏死亡的現象,引起各界關注。本文將從生物學角度探討銀杏死亡的原因及影響,並分析其背後的環境因素及人類活動的影響。
1. 銀杏死亡的原因
銀杏死亡的原因很多,包括:
原因 | 特徵 |
---|---|
自然老化 | 生長速度減緩、葉片逐漸變黃、樹皮剝落 |
病蟲害 | 出現枯萎、葉片腐爛、出現蟲害等現象 |
環境因素 | 缺水、土壤鹽鹼化、空氣污染 |
人為因素 | 人為砍伐、建設開發、土壤踐踏 |
其中,自然老化是銀杏死亡的主要原因,一般來説,銀杏的壽命在千年以上,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生長速度會逐漸減緩,葉片會逐漸變黃,樹皮也可能會剝落。
病蟲害也是銀杏死亡的常見原因。近年來,銀杏出現了一些新的病蟲害,例如銀杏葉斑病、銀杏炭疽病等,這些病蟲害會導致銀杏葉片腐爛、枯萎,甚至死亡。
除了自然因素之外,環境因素和人為因素也對銀杏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例如,缺水、土壤鹽鹼化、空氣污染等環境因素都會導致銀杏生長不良,甚至死亡。而人為砍伐、建設開發、土壤踐踏等因素也會對銀杏的生存造成直接的傷害。
2. 銀杏死亡的影響
銀杏死亡的影響巨大,主要包括:
- 生態系統的破壞: 銀杏是重要的生態系統組成部分,其死亡會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 景觀美化的損失: 銀杏是許多城市綠化的重要景觀樹種,其死亡會導致城市綠化景觀受到破壞,影響城市形象。
- 文化價值的喪失: 銀杏作為一種古老的樹種,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其死亡會導致歷史文化傳承受到影響。
3. 如何保護銀杏
為了保護銀杏,我們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 加強病蟲害防治: 定期開展病蟲害監測,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病蟲害的蔓延。
- 改善環境條件: 改善土壤環境,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土壤鹽鹼化和空氣污染。
- 加強人工保育: 人工種植銀杏幼苗,加強對銀杏的養護管理,提高其抗病蟲害和抗逆性的能力。
- 提高全民保護意識: 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銀杏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公眾自覺參與到銀杏保護行動中來。
總結
銀杏死亡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我們需要從生物學角度深入研究銀杏死亡的原因及影響,並採取有效的措施保護銀杏,讓這一古老的樹種繼續延續下去。
延伸閲讀…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一宗懷疑白果中毒個案
銀杏樹– 種子含毒素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