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 | 總論 | 物質 | 代表色 | 方位 | 時節 | 人物 |
---|---|---|---|---|---|---|
木 | 生髮 | 植物 | 青色 | 東方 | 春天 | 性情温和 |
火 | 炎熱 | 光熱 | 紅色 | 南方 | 夏天 | 熱情外向 |
土 | 承載 | 土地 | 黃色 | 中央 | 長夏 | 性格平和 |
金 | 肅降 | 金屬 | 金色 | 西方 | 秋天 | 性格內斂 |
水 | 滋潤 | 液體 | 黑色 | 北方 | 冬天 | 智慧內斂 |
五行相生相剋
相生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
相剋 | 木克土 | 土克水 | 水克火 | 火克金 | 金克木 |
五行貫穿天地,從宇宙到人體,從陰陽到物質,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其中,水滋養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生相剋,生生不息。


五行物質在天地中對應不同的方位和時節。木屬東方,生髮於春天;火屬南方,炎熱於夏天;土居中央,穩定於長夏;金屬西方,肅降於秋天;水屬北方,滋潤於冬天。
五行也反映在人體上,對應五臟器官和五種德行。木主肝,屬仁;火主心,屬禮;土主脾,屬信;金主肺,屬義;水主腎,屬智。
五行思想強調整體性,認為萬物相生相剋,不斷變化。它不僅是中醫養生的基礎,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影響着藝術、文學和哲學等各個領域。
陰陽五行:古代中國哲學之基石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文化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哲學、醫學、文學、藝術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陰陽
陰陽理論認為,宇宙萬物都包含着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的兩種基本屬性:陰陽。
屬性 | 特徵 |
---|---|
陽 | 明、熱、動、強、男 |
陰 | 暗、冷、靜、弱、女 |
陰陽既對立又統一,構成一種動態平衡。
五行
五行理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基本元素構成。
元素 | 象徵 | 特性 |
---|---|---|
金 | 金剛、鋭利 | 肅殺、收斂 |
木 | 生機勃勃 | 生長、發散 |
水 | 流動、滋潤 | 寒冷、下行 |
火 | 熱烈、升騰 | 温暖、向上 |
土 | 厚實、承載 | 中和、平衡 |
五行之間存在相生相剋的關係: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陰陽五行相配
陰陽五行理論構成了一套複雜的體系,用以解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各種現象。
類別 | 陰陽 | 五行 |
---|---|---|
方位 | 陽:東、南 | 木:東,火:南 |
季節 | 春:陽,生機勃勃 | 木:春 |
顏色 | 白、紅、黑 | 金:白,火:紅,水:黑 |
味道 | 辛、苦、鹹 | 金:辛,木:苦,水:鹹 |
應用
陰陽五行理論在諸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醫學:用於診斷和治療疾病,確定藥物配伍。
- 文學:用於人物刻畫、情節結構、意象營造。
- 藝術:用於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的創作。
- 占卜:用於預測吉凶禍福,瞭解未來趨勢。
結束語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精華,為後世哲學、科學、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其包含的辯證思維、系統思維等思想內涵,至今仍對現代科學和社會發展具有啓發意義。
延伸閲讀…
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