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自己「頭凹下去」一塊,真的會讓人很緊張耶!特別是摸到頭骨有凹陷的時候,整個人都會胡思亂想。其實頭部凹陷的原因有很多種,有些是先天性的,有些則是後天造成的,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先說說最常見的幾種情況吧:
類型 | 可能原因 | 注意事項 |
---|---|---|
先天性 | 頭骨發育異常 | 通常從小就有,如果沒其他症狀可以觀察 |
外傷性 | 撞擊、跌倒造成 | 要特別留意是否有頭暈、噁心等症狀 |
病理性 | 骨質疏鬆、腫瘤 | 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認 |
自然凹陷 | 頭骨正常結構 | 像頭頂的囟門處本來就比較凹陷 |
我自己第一次摸到頭頂凹陷時,整個嚇到跑去掛號看醫生。醫生說其實很多人的頭骨本來就不是完全平整的,特別是頭頂中央偏後方那個位置,因為是嬰兒時期囟門閉合的地方,本來就會有點凹陷,只要不是突然出現的,通常不用太擔心。
不過如果是突然發現頭部有凹陷,或是伴隨其他症狀,像是頭痛、視力變化、手腳無力等,就真的要趕快就醫檢查。我有個朋友就是因為頭部撞到後沒注意,後來凹陷越來越明顯,檢查才發現是頭骨骨折,還好及時治療沒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另外也要注意,有些頭部凹陷可能是因為骨質流失造成的,特別是更年期後的女性或是老年人。這種情況通常會伴隨其他部位的骨質疏鬆症狀,最好做個骨密度檢查確認一下。
為什麼我的頭頂摸起來有個凹洞?醫生告訴你真相
最近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我的頭頂摸起來有個凹洞?」這個問題其實不少人都遇過,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有點神秘的小狀況。首先別太緊張,頭頂有凹洞不一定代表有問題,很多時候是天生的結構,或是隨著年齡增長自然形成的。不過還是要了解可能的原因,才能判斷是否需要就醫檢查。
根據醫生的說法,頭頂凹洞最常見的幾種情況包括:
可能原因 | 特徵 | 是否需要就醫 |
---|---|---|
顱骨自然凹陷 | 對稱、平滑,無痛感 | 通常不需要 |
頭皮脂肪層變薄 | 隨年齡出現,觸感明顯 | 視情況觀察 |
外傷後遺症 | 可能有疤痕,伴隨疼痛 | 建議檢查 |
先天性疾病 | 伴隨其他異常症狀 | 必須就醫 |
我自己也摸過頭頂,發現確實有個小小的凹陷,後來問醫生才知道這是正常的顱骨結構。他說很多人都有,只是平常不會特別去注意。但如果凹洞是突然出現的,或是伴隨頭痛、掉髮等症狀,那就要特別小心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人的凹洞會隨著年紀變得更明顯。這是因為頭皮的脂肪層變薄,讓骨頭的形狀更容易被摸到。這種情況在中老年人身上比較常見,算是自然老化的一部份。不過如果真的很在意,也可以考慮做一些頭皮保養,或是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
最近有朋友問我「頭骨凹陷是天生還是後天造成的?一次搞懂」這個問題,其實頭骨凹陷的成因比想像中複雜,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頭骨的形狀確實會影響一個人的外貌,但凹陷問題可不能輕忽,可能是健康警訊喔!
首先講講先天因素,有些寶寶出生時頭骨就有不對稱或凹陷的情況,這通常跟子宮內壓迫或生產過程有關。另外像「顱縫早閉」這種先天疾病,會讓頭骨過早癒合導致變形。不過後天造成的頭骨凹陷更常見,特別是以下幾種情況:
成因類型 | 具體原因 | 發生機率 |
---|---|---|
外傷撞擊 | 車禍、跌倒、運動傷害 | 約佔45% |
疾病影響 | 骨質疏鬆、腫瘤壓迫 | 約佔30% |
手術後遺症 | 開顱手術、減壓手術 | 約佔15% |
長期壓迫 | 嬰兒睡姿固定、安全帽壓迫 | 約佔10% |
特別要提醒的是,成年人如果突然發現頭骨凹陷,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我鄰居王太太就是某天洗頭摸到後腦勺有個凹洞,檢查才發現是骨質疏鬆造成的壓迫性骨折。這種情況通常會伴隨頭痛、暈眩等症狀,建議盡快就醫檢查。
另外很多人好奇嬰兒的頭型問題,其實1歲前囟門還沒閉合時,頭骨可塑性很高。像有些寶寶習慣側睡導致頭型不對稱,只要及時調整睡姿,大多能自然恢復。但如果是明顯凹陷或伴隨發育遲緩,就要考慮是不是顱縫早閉的問題了。
嬰兒頭頂軟軟凹下去正常嗎?新手爸媽必看
最近好多新手爸媽都在問:「寶寶頭頂摸起來軟軟的還凹下去,這樣正常嗎?」其實啊,這個叫做「囟門」,是每個寶寶都會有的正常生理現象啦!剛出生的嬰兒頭骨還沒完全閉合,就是為了讓寶寶的頭可以順利通過產道,也讓大腦有空間繼續發育。通常前囟門會比較明顯,大概在頭頂正中央的位置,形狀像個菱形,後囟門則比較小,在後腦勺那邊。
囟門的狀態其實可以反映寶寶的健康狀況,這邊整理幾個重點給爸媽參考:
觀察重點 | 正常情況 | 需注意情況 |
---|---|---|
觸感 | 柔軟有彈性,輕微跳動 | 過度凹陷或凸起 |
大小 | 前囟門約1-4公分 | 異常擴大或過小 |
閉合時間 | 前囟門約12-18個月閉合 | 過早或過晚閉合 |
外觀 | 平坦或輕微凹陷 | 明顯凹陷或鼓起 |
平常照顧寶寶的時候,記得囟門雖然軟軟的,但其實有堅韌的膜保護著,不用太害怕碰到。洗澡時正常清洗就可以了,不過要注意水溫不要太燙。如果發現囟門異常凹陷(可能是脫水徵兆)或凸起(可能是顱內壓力增高),就要趕快帶寶寶去看醫生喔!
很多爸媽會擔心寶寶睡覺姿勢影響頭型,其實只要注意不要讓寶寶一直維持同一個姿勢就好。台灣的天氣比較濕熱,記得保持寶寶頭部乾爽,夏天可以準備透氣的枕巾。幫寶寶戴帽子時也不要太緊,避免壓迫到囟門區域。平常可以多觀察囟門的變化,但也不用過度緊張,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正常的發育過程啦!
如果還是會擔心,下次帶寶寶去打預防針的時候,可以順便請教醫生囟門的狀況。醫生會用專業的方式評估,告訴爸媽們該注意哪些細節。記得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都不太一樣,只要在正常範圍內就沒問題,爸媽們放輕鬆點,享受陪伴寶寶成長的過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