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盤:風水大師尋龍點穴不可或缺的指南針
羅盤,又稱羅經,由地盤和天盤組成。地盤呈正方形,上有兩條十字形線,天盤呈圓形,位於地盤的凹圓上,可旋轉。指南針位於天盤中心,指向南方。風水先生以這根指南針為正針,用於測量方位的準確度。
除了正針,羅盤上還有縫針,其作用是調整天盤,使指南針與太陽的光影平行,以確定更準確的子午線。


羅盤上的圈層稱為「天池」,依次向外排列的是八卦、九星、天星、地紀二十四位、二十四節氣、穿山七十二、分金、中盤人紀二十四位、透地六十龍、口訣、十二次、十二分野、外盤縫針、周天宿度等,各有其特定的意義。
風水先生運用羅盤時,會先將其放在需要測量的部位,例如穴位或房屋門腳,並在指南針上方放上米,以確保羅盤水平。隨後,他們會輕擲指針,觀察指針指向的方向,並根據其晃動狀況判斷吉凶。
指南針指針的晃動稱為「八奇」,包括動蕩不定、橫向突起、詐而不穩、半沉半浮、沒入米中、浮而亂動、偏東或西,以及歸於中線。其中,只有歸於中線為吉相,其他七奇皆為不吉之兆。
風水先生利用羅盤測量方位,調整建築物坐落,以期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他們認為,選擇適當的風水方位,能使建築物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從而帶來吉祥和財運。
以下簡表介紹羅盤上的主要圈層:
圈層 | 説明 |
---|---|
天池 | 八卦、九星、天星的中心點 |
八卦 | 代表東方、東南方、南方、西南方、西方、西北方、北方、東北方 |
九星 | 代表貪狼、巨門、祿存、輔弼、破軍、武曲、文曲、廉貞 |
天星 | 代表天皇、天廄、天鬼等二十四個星宿 |
地紀二十四位 | 代表二十八星宿和四象 |
二十四節氣 | 代表一年二十四個節氣 |
穿山七十二 | 代表七十二個龍穴 |
分金 | 代表一百二十個方位 |
中盤人紀二十四位 | 代表二十八星宿和四象 |
透地六十龍 | 代表六十個龍脈 |
口訣 | 解釋透地六十龍的吉凶 |
十二次 | 代表十二個星次 |
十二分野 | 代表十二個天區 |
外盤縫針 | 代表太陽的光影 |
周天宿度 | 代表二十八星宿的分佈範圍 |
風水盤:古今中外風水學的指南針
風水盤,又稱羅盤,是風水學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歷經數千年的發展,風水盤不僅在中國廣泛應用,更傳播至世界各地,成為風水學的指南針。
風水盤的歷史起源
風水盤的起源眾説紛紜,但普遍認為源於中國古代的堪輿術。根據傳説,西漢時期的陰陽家張良曾利用「靈蛇指南」來尋找風水寶地,而風水盤則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風水盤的組成構造
傳統的風水盤呈圓形,由多個同心圓組成。盤面主要包含以下部件:
部件 | 功能 |
---|---|
天池 | 表示中央位置,用於標示建築物或其他空間的中心點 |
內盤 | 包含地支、五行、八字及其他資訊,用於推算吉凶 |
外盤 | 主要用於調整風水盤的朝向 |
水尺 | 用於測量建築物的外形尺寸 |
紅線 | 連接外盤和內盤,指示風水盤的朝向 |
風水盤的使用方法
風水盤主要用於尋找風水寶地、確定建築物朝向、調整室內格局等方面。其使用方法如下:
- 確定中心點:將風水盤置於建築物或空間的中心點,並調整天池對準中心。
- 調整朝向:根據外盤上北極星的位置,調整紅線和外盤對齊。
- 讀取資訊:將內盤對齊外盤上的朝向線,即可讀取風水盤上的地支、五行、八字等資訊。
- 分析吉凶:根據讀取的資訊,結合風水理論,對建築物的風水吉凶進行分析和判斷。
風水盤在中外文化的傳播
風水盤不僅在中國廣泛應用,更傳播至世界各地,成為不同文化中風水學的指南針。例如:
- 日本:稱為「方位盤」,用於神社、廟宇等建築的選址和朝向確定。
- 韓國:稱為「地羅盤」,用於住宅、辦公室等空間的風水調整。
- 美國:稱為「Feng Shui Compass」,被現代風水師廣泛使用。
風水盤在現代風水學中的應用
隨著時代的進步,風水盤也發生了演變,出現了電子風水盤等現代化工具。這些工具不僅功能更加強大,也更易於使用。無論是傳統的風水盤還是現代的電子風水盤,它們在現代風水學中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幫助人們打造更和諧、吉祥的生活環境。
延伸閲讀…
風水入門者必會技能—認識風水羅盤
風水盤羅 – 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