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才子紀曉嵐:香妃的傳奇
昔日,乾隆帝弘曆下旨徵戰天山。將領兆惠奉命出征,欲擒回部酋王霍集佔。戰事起因乃霍集佔之妻香妃,其美貌與異香令天下傾心。


不料,弘曆與皇后不睦,言語間提及香妃,太后斥其為妖孽。舉國皆傳香妃乃禍水,無敢近之。
紀曉嵐見朝廷佈告,徵求能對對聯者,遂前往揭榜。不料,其對聯苛刻,無人應戰。
戰場之上,霍集佔陣亡。乾隆為得香妃,命其入京。途中,紀曉嵐暗中護送,助香妃伺機逃走。
弘曆聞訊震怒,決定親自尋訪香妃。紀曉嵐告知香妃紅蓮庵老尼可助其暫居。弘曆偶遇紀曉嵐,不料遭其痛斥。
紀曉嵐為保香妃平安,連夜逃離。弘曆得知,身心俱疲。香妃為避禍,吞下斷魂回命丸,陷入假死。
紀曉嵐勸説香妃,應以己身經歷促成回疆與中原交流。並建議弘曆設立寶月樓,讓香妃安居。
弘曆對紀曉嵐寵愛有加,卻遭其直言不悦。香妃雖受眾妃嫉恨,但弘曆暗中呵護,令其深感動搖。
太后為除去香妃,派血滴子行刺。弘曆發現香妃逝世,悲痛萬分。隨後懷疑紀曉嵐涉案,遂將其流放。
兩年後,真相揭曉:香妃未死,已返回天山。弘曆為彌補過錯,欲與香妃共赴田園。此舉令紀曉嵐與圖狄貢難以接受。
當弘曆卸下帝冕,朝東叩拜時,香妃已香消玉殞。弘曆與紀曉嵐重聚,共商天下大事,編篡《四庫全書》。
編號 | 姓名 | 朝代 | 事蹟摘要 |
---|---|---|---|
1 | 曹植 | 三國 | 魏文帝之子,七步成詩的才子,與甄宓有著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 |
2 | 嵇康 | 三國 | 竹林七賢之一,以其嵇琴而聞名,被稱為”廣陵散”。 |
3 | 阮籍 | 三國 | 竹林七賢之一,嗜酒放達,以其”清風明月”而著稱。 |
4 | 謝靈運 | 南朝宋 | 山水詩派的鼻祖,以其”登江遠眺”而聞名,被譽為”山水詩之祖”。 |
5 | 鮑照 | 南朝宋 | 與謝靈運齊名,以其”行路難”而聞名,被稱為”五言長城”。 |
6 | 李白 | 唐朝 | 浪漫主義詩人,以其”劍仙”而聞名,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
7 | 杜甫 | 唐朝 | 現實主義詩人,以其”詩聖”而聞名,被譽為”詩史”。 |
8 | 白居易 | 唐朝 | 詩歌革新家,以其”長恨歌”而聞名,被稱為”詩魔”。 |
9 | 柳宗元 | 唐朝 | 散文家,以其”永州八記”而聞名,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
10 | 韓愈 | 唐朝 | 散文家,以其”師説”而聞名,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
11 | 蘇軾 | 宋朝 | 詞人、散文家,以其”念奴嬌·赤壁懷古”而聞名,被譽為”蘇東坡”。 |
12 | 辛棄疾 | 宋朝 | 詞人,以其”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而聞名,被譽為”稼軒”。 |
13 | 李清照 | 宋朝 | 詞人,以其”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而聞名,被譽為”易安居士”。 |
14 | 朱熹 | 宋朝 | 哲學家、理學家,以其”四書章句集註”而聞名,被稱為”朱子”。 |
15 | 黃庭堅 | 宋朝 | 書法家,以其”松風閣”而聞名,被譽為”蘇門四學士”之一。 |
16 | 陳師道 | 宋朝 | 詩人,以其”後山詩集”而聞名,被譽為”陳後山”。 |
17 | 陸遊 | 宋朝 | 愛國詩人,以其”示兒”而聞名,被稱為”陸放翁”。 |
18 | 范成大 | 宋朝 | 詩人,以其”四時田園雜興”而聞名,被譽為”範石湖”。 |
19 | 楊萬裏 | 宋朝 | 詩人,以其”誠齋集”而聞名,被譽為”楊誠齋”。 |
20 | 姜夔 | 宋朝 | 詞人,以其”揚州慢·淮左名都”而聞名,被譽為”姜白石”。 |
21 | 趙孟頫 | 元朝 | 書法家、畫家,以其”水村圖”而聞名,被譽為”趙吳興”。 |
22 | 周邦彥 | 南宋 | 詞人,以其”六醜”而聞名,被譽為”周美成”。 |
23 | 秦觀 | 北宋 | 詞人,以其”鵲橋仙·纖雲弄巧”而聞名,被譽為”秦少游”。 |
24 | 陳與義 | 南宋 | 詩人、詞人,以其”鹹淳集”而聞名,被譽為”陳簡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