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美味與健康的春之珍寶
摘要:
香椿(學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樁頭,以其獨特的香氣和豐富的營養價值聞名。它不僅是一種美味佳餚,也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香椿和臭椿雖然外表相似,但氣味和用途截然不同。本文將介紹香椿的形態特徵、營養成分、食用方式、藥用功效,以及區分香椿和臭椿的方法。


形態特徵:
香椿植株可達25米(82英尺)高,樹幹直徑可達70釐米(28英寸),枝葉繁茂。其複葉長50—70釐米(20—28英寸),寬30—40釐米(12—16英寸),小葉約10至22枚,邊緣光滑或有細鋸齒。嫩芽呈紫紅色或紅褐色,具有濃鬱的香氣。
營養成分:
香椿營養豐富,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蛋白質、鈣、鐵等多種營養素。其中,川楝素具有驅蛔蟲和治療肉類中毒的功效。樹皮含有收斂、止痛、止血成分。
食用方式:
香椿嫩芽可焯水後涼拌、炒食或做餡料。其葉片香氣濃鬱,可作為調味料或藥膳。香椿還可曬乾磨粉,用於調味素食。
藥用功效:
香椿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殺蟲、降血壓、血糖、尿酸,開胃健脾等功效。名間有「長吃香椿,不染雜症」之説。
亞硝酸鹽含量:
香椿葉的亞硝酸鹽含量較高,但焯水後可以大幅降低。因此,食用時不宜長期存放,應焯水後再食用。
香椿和臭椿的區別:
香椿和臭椿的外觀相似,但其嫩芽的氣味和用途截然不同。香椿嫩芽氣味香醇,可食用;而臭椿嫩芽氣味難聞,不可食用。區分香椿和臭椿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樹幹皮層和聞氣味。香椿樹幹皮層粗糙,有條塊狀剝落,而臭椿樹幹皮層光滑,無條裂。香椿嫩芽具有香氣,而臭椿嫩芽氣味難聞。
結論:
香椿是一種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的植物。其香醇的美味令人齒頰生香,具有多種保健功效。在食用香椿時,注意焯水降低亞硝酸鹽含量。區分香椿和臭椿,可觀察樹幹皮層和聞氣味,以免誤食臭椿。
香椿樹幹:具療效且用途廣泛的植物
香椿樹幹,也稱香椿木,是一種取自香椿樹(Toona sinensis)的植物性原料,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特性,在傳統醫學和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
營養價值
香椿樹幹富含各種營養素,包括:
營養素 | 含量 |
---|---|
膳食纖維 | 高 |
蛋白質 | 中等 |
碳水化合物 | 中等 |
維生素 A | 低 |
維生素 C | 低 |
鉀 | 中等 |
鈣 | 低 |
藥用價值
根據傳統中醫,香椿樹幹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止血止痛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了香椿樹幹的藥理活性,包括:
- 抗炎作用:抑制炎症反應,可改善關節炎、皮膚疾病等病症。
- 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損傷。
- 抗菌作用:抑制細菌生長,有助於預防感染。
- 降血糖作用:降低血糖水平,對糖尿病患者有益。
用途
香椿樹幹用途廣泛,可應用於以下領域:
延伸閲讀…
香椿樹 – 農業知識入口網
香椿
- 中草藥: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如瘡瘍、腫痛、腹瀉、痢疾等。
- 保健品:加工成膠囊或粉末,作為營養補充劑。
- 木材:耐久、耐腐蝕,可用於製作傢俱、地板、農具等。
- 造紙原料:纖維長且韌,適合用於生產紙張。
- 食用:嫩芽可炒食或醃製,具有獨特的香味。
注意事項
使用香椿樹幹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香椿樹幹含有輕微毒性,過量攝取可能導致皮膚過敏、腹痛等症狀。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避免食用香椿樹幹。
- 有腸胃疾病者應慎用,以免加重病情。
- 對植物過敏者應避免接觸香椿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