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的英文名稱與中國大陸差異
香港人受粵語、多元民族和英語官方地位影響,取用英文名的方式與中國大陸不同。


格式差異:
香港人通常以英文名+個人名+粵語姓構成英文名,例如林鄭月娥的「Carrie Yuet-ngor LAM-CHENG(Carrie Lam)」。姓氏多位於名字後方,且通常以大寫表示。
流行趨勢:
香港人取用英文名時,流行選用明星同款,如「樂軒」、「子朗」、「凱琳」、「曉彤」等。
其他差異:
香港人與中國大陸人在書寫名字時,姓氏與個人名的排列次序不同。此外,香港人常使用英文中間名,而中國大陸人較少採用。
表格:中文英文名稱對照
中文名 | 英文名 |
---|---|
林鄭月娥 | Carrie Yuet-ngor LAM-CHENG |
徐鼕鼕 | Audi |
鄭中基 | Ronald |
車婉婉 | Cheung Man Wan |
吳佩慈 | Pace Wu |
香港名字的由來與演變
香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與多元文化的國際大都會,其名稱的由來也充滿著傳奇色彩。
名稱由來
香港最早的名稱是「赤加」,源自客家話「紅色的小山谷」。相傳在明朝年間,客家人發現九龍半島南岸的一片海灣,其附近山丘呈赤紅色,故稱之為「赤加」。
演變過程
隨著時間推移,「赤加」逐漸演變成「香江」。到了清朝中期,由於九龍半島一帶盛產檀香木,其木材散發出的香氣飄散在海上,於是香港便有了「香江」之稱。
1842年,清朝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香港島正式割讓給英國。英國人將「香江」的英文音譯為「Hong Kong」,漢字則譯作「香港」。此後,「香港」便成為這個城市的正式名稱。
相關名稱
除了「赤加」、「香江」和「香港」之外,香港還有一些與其相關的地名,如下表所示:
地名 | 由來 |
---|---|
九龍 | 源自客家話「久隆」,意為「九條山岡」 |
新界 | 英國在《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中獲得的香港北部地區 |
維多利亞港 | 以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命名 |
寓意與象徵
香港的名稱不僅反映了其歷史淵源,也藴含著豐富的寓意和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