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 金木水火土】窺見古建築奧妙:馬背上的五行金木水火土!

【馬背 金木水火土】窺見古建築奧妙:馬背上的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山牆:台灣漢族建築的脊飾奇葩

在台灣漢族傳統建築中,五行山牆(又稱馬歸、馬鞍牆、馬背山牆等)是屋脊上常見的三種裝飾之一。它位於屋頂曲脊和垂脊的銜接處,由曲脊、紋路和脊頭組成,內部覆蓋磚瓦,其大小隨正脊和屋身的尺寸而變化。

馬背 金木水火土 Play

古代建築師傅將五行山牆稱為「棟頭」,高燦榮教授在文大藝術研究所的碩士論文中首次提出了「五行山牆」的稱呼。相較於大宅官家的翹起的燕尾脊,民宅多採用屋脊平直,兩側收於邊牆的馬背式建築。

金形馬背:金門特有的防風設計

馬背 金木水火土

金門民居常使用大規壁作為防風設計,其弧形的曲線稱為「規」。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將馬背作為機關形象標誌。

木形馬背:台灣各地常見的馬背類型

台灣各地均可見到金形馬背,其脊呈現圓角形。依據地區的不同,可分為南部、北部、新竹、東港、旗山、西南沿海等六種形態。

木形馬背在台灣分佈較廣,著名的建築物包括台北保安宮和板橋林家。坐東向西的屋宅,其正身馬背通常為木形。

馬背類型 特點 代表建築 地區分佈
金形 脊呈現圓角形 金門民居 金門
木形 無特定地域性 台北保安宮 台灣各地
南部 脊較高 龍鳳寺 南台灣
北部 脊較低 淡水紅毛城 北台灣
新竹 脊較窄 北埔姜阿新洋樓 新竹
東港 脊較寬 東港迎王平安祭 東港
旗山 脊端突起 旗山武德殿 旗山
西南沿海 脊上有裝飾 鹿港天后宮 西南沿海

馬背 金木水火土:環保倡議的古老智慧

在面對嚴峻的環境挑戰之際,尋求傳統智慧的靈感至關重要。「馬背 金木水火土」一詞,根植於古中國哲學,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架構,用於理解和應對我們與自然界的關係。

五行與環境

五行思想認為萬物由五種基本元素組成:金、木、水、火、土。這些元素相互依賴且相互影響,形成一個動態的平衡系統。過剩或不足任何一種元素都可能破壞這種平衡,導致環境問題。

元素 特性 環境關聯
堅硬、鋒利 金屬礦產開採、空氣污染
成長、生機 森林砍伐、生物多樣性喪失
流動、滋養 水資源短缺、水污染
能量、破壞 化石燃料燃燒、空氣污染
穩定、支持 土壤侵蝕、土地退化

環境問題與五行失衡

現代環境問題可以視為五行失衡的結果。例如:

  • 過度開採金屬資源導致空氣污染,過量「金」元素破壞了環境平衡。
  • 森林砍伐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過少「木」元素削弱了生態系統的韌性。
  • 水污染和水資源短缺表明了「水」元素的不足,影響了人類和生態系統的生存。
  • 化石燃料燃燒釋放出過多的「火」元素,導致空氣污染和氣候變遷。
  • 土壤侵蝕和土地退化説明瞭「土」元素的衰竭,威脅到農業生產和生態系統服務。

「馬背」:傳統與現代智慧的橋樑

「馬背」一詞指的就是兩座山峯之間的山脊,象徵著連接過去和未來的橋樑。它啟示我們,在應對環境挑戰時,既要仰賴傳統智慧,也要擁抱現代科技。

實踐「馬背」倡議

實踐「馬背 金木水火土」倡議包括:

  • 尊重自然節奏:遵循季節變化和自然資源的限制。
  • 平衡資源利用:確保所有五種要素得到合理利用,避免過度開採或濫用。
  • 採取預防措施:主動預防環境問題,而不是在問題發生後才反應。
  • 推廣可持續生活方式:減少資源消耗、採用低碳能源並保護生態系統。
  • 促進教育和意識:培養瞭解自然世界和環境問題的重要性。

結論

「馬背 金木水火土」一詞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架構,用於瞭解和應對環境挑戰。通過平衡五行,尊重自然節奏,並融合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更可持續、更和諧的未來。

延伸閲讀…

躲在田野鄉間的山牆馬背

馬背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