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 描述 |
---|---|
別稱 | 慈姑花、水芋花 |
科屬 | 天南星科馬蹄蓮屬 |
型態 | 多年生粗壯草本 |
葉片 | 基生,葉柄下部具鞘,厚實綠色,心狀箭形或箭形,先端鋭尖、漸尖或具尾狀尖頭,基部心形或戟形 |
花序 | 花序柄40-50釐米長,光滑;佛焰苞管部短,黃色,檐部略後仰,亮白色,有時帶綠色;肉穗花序圓柱形,黃色 |
果實 | 漿果短卵圓形,淡黃色,有宿存花柱;種子倒卵狀球形,直徑3毫米 |
花期 | 2-3月 |
果期 | 8-9月 |
原產地 | 非洲東北部及南部 |
分佈 | 福建、台灣、四川等地區 |
用途 | 花束、花圈、中草藥(清熱解毒,外敷燙傷、預防破傷風) |
注意事項 | 有毒,禁忌內服 |
馬蹄蓮屬:優雅與純淨的象徵
引言
馬蹄蓮屬(Arisaema)是天南星科(Araceae)下的一個大型屬,擁有多達 250 個物種。以其引人注目的花序和獨特的葉片而聞名,馬蹄蓮屬在世界各地廣受園藝愛好者的喜愛。


形態特徵
葉片:
* 馬蹄蓮屬的葉片通常為掌狀複葉,具有 3-7 片小葉。
* 小葉的形狀因物種而異,可能是心形的、卵形的或披針形的。
花序:
* 馬蹄蓮屬的花序稱為佛焰苞,由一個長長的肉質苞片組成。
* 苞片通常是白色、綠色或紫色的,並包覆著一個肉質的肉棒,稱為花軸。
* 花軸上排列著密密麻麻的小花。
棲息地分佈
馬蹄蓮屬物種分佈廣泛,從中國東部到日本和東南亞,以及北美和歐洲。它們通常生長在潮濕的森林、沼澤或河岸等陰涼潮濕的環境中。
栽培與用途
馬蹄蓮屬植物被廣泛栽培作為觀賞植物。它們以其優雅的花序和易於種植而受到歡迎。
種植:
* 馬蹄蓮屬植物適合在蔭涼或半陰涼的環境中種植。
* 它們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和充足的水分。
* 休眠期間, следует讓它們保持乾燥。
用途:
* 馬蹄蓮屬植物在花藝中被用於製作切花和花束。
* 它們的葉片也可用於盆栽植物或地被植物。
* 某些物種,例如中國馬蹄蓮(Arisaema consanguineum),具有藥用價值。
物種 Vielfalt
馬蹄蓮屬物種非常多樣化,具有各種各樣的形態特徵。一些常見的物種包括:
物種 | 共同名稱 | 特徵 |
---|---|---|
Arisaema sikokianum | 紫馬蹄蓮 | 苞片紫紅色,花軸粉紅色 |
Arisaema triphyllum | 印第安馬蹄蓮 | 苞片綠色,小葉披針形 |
Arisaema dracontium | 龍馬蹄蓮 | 苞片綠色帶斑點,花軸深紅色 |
Arisaema amurense | 阿穆爾馬蹄蓮 | 苞片綠色,花軸黃綠色 |
Arisaema flavum | 黃馬蹄蓮 | 苞片黃色,花軸黃色 |
結論
馬蹄蓮屬植物以其優雅的形態和多樣化的特徵而著稱。它們作為觀賞植物深受歡迎,也被用於藥用和花藝中。隨著對它們形態和生態的持續研究,馬蹄蓮屬仍然是一個令人著迷且不斷變化的植物屬。
延伸閲讀…
馬蹄蓮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蹄蓮屬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