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隨處可見的養生食材
馬齒莧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分佈廣泛,常見於我國各地。其全株無毛,夏季為食用最佳時節,因其具有清熱利濕、消炎止渴、利尿等功效,深受人們喜愛。
栽種與養護
若非種子繁殖,可直接採集帶根馬齒莧回家栽種。盆栽土壤需疏鬆透氣微酸,栽入後壓實土壤,適當澆水即可。馬齒莧喜濕耐旱澇,喜陽光,發芽適宜温度為 18℃ 左右,生長適宜温度為 20-30℃。生長期間觀賞性佳,且食用價值高。


營養價值
馬齒莧中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如維生素 A、C、E、鈣、鐵等。具有解毒消腫、抗炎、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是現代人日常飲食中的佳品。注意由於馬齒莧性寒,脾胃虛寒者食用應適可而止。
食療作用
馬齒莧可入藥入膳,既可清熱解毒,又能消腫利尿。常食馬齒莧湯、粥、菜餚等,對高血壓、糖尿病、尿路感染等有輔助治療效果。
食用禁忌
儘管馬齒莧營養豐富,但食用時仍需要注意以下禁忌:
– 生吃馬齒莧易致腹瀉,應先焯水或涼拌後食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不宜食用馬齒莧。
– 脾胃虛寒者應避免過量食用,以免加重虛寒症狀。
馬齒莧盆栽:居家綠意新選擇
馬齒莧盆栽,由馬齒莧這種營養豐富的野菜培育而成,不僅兼具觀賞性與食用價值,更能淨化空氣,打造綠意盎然的居家空間。
馬齒莧盆栽的特色
特色 | 描述 |
---|---|
觀葉植物 | 深綠色多汁的葉片,具有獨特的美感 |
食用野菜 | 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可作為食材食用 |
耐旱耐陰 | 耐受乾燥和低光照環境,易於照護 |
淨化空氣 | 有效吸附甲醛、苯等室內有害物質 |
馬齒莧盆栽的培育與照護
培育方式:
- 扦插:剪取約 10 公分長的馬齒莧枝條,去除下部葉片,插入土中約 5 公分深。
- 種子播種:將馬齒莧種子撒在土表,覆蓋薄薄的土層。
照護要點:
- 光照:明亮或半日陰處,避免陽光直射。
- 澆水:土表略乾時澆水,避免過度澆灌。
- 施肥:生長期每月施用一次液體肥料。
- 修剪:定期修剪過長的枝條,促進新枝生長。
馬齒莧盆栽的食用與藥用
食用方式:
- 生食:新鮮的馬齒莧葉可加入沙拉或涼拌菜中。
- 煮食:可與其他食材一起炒、燙或做湯。
- 入藥:馬齒莧具有清熱利濕、止血止痛的功效,可作為中藥材使用。
馬齒莧盆栽的種類
常見品種:
- 圓葉馬齒莧:葉片圓形,葉柄細長。
- 長葉馬齒莧:葉片長橢圓形,葉柄短。
- 紅馬齒莧:葉片為紅色或紫紅色,具觀賞價值。
馬齒莧盆栽不僅是綠化居家的好選擇,更兼具食用和藥用價值,是一株多功能的植物。透過簡單的照護,就能輕鬆擁有一盆生機勃勃的馬齒莧盆栽,為居家環境增添綠意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