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母摩利支天】揭秘鬥母摩利支天:化解災厄的守護天尊

【鬥母摩利支天】揭秘鬥母摩利支天:化解災厄的守護天尊

逆順之文——鬥姥元君

自古以來,世人尊崇北斗星君,視其為眾星之母,而北斗之母則為鬥姥元君。此神君神通廣大,能消災解厄,保命延生,故而信徒眾多。

鬥姥元君原身為佛教之摩利支天菩薩,其形象為三面四首八臂,現身之處靈光顯赫,令人頂禮膜拜。

鬥母摩利支天 Play

道教吸收摩利支天信仰,尊其為鬥姆,地位崇高,與元始天王並列。鬥姆乃混沌初開之元炁化身,統攝三界,掌管日月星辰,壽與天齊。

鬥姆之尊號繁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先天鬥姥紫光金尊摩利支天大聖圓明道姥天尊」。其外相千變萬化,或呈四首八臂,或現三首六臂,或顯一面二臂,皆能驅邪護法,庇佑信眾。

鬥母摩利支天

《太上玄靈鬥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中載:「鬥姆乃太白之精,故為北斗之母。北斗居眾星之首,故鬥姆又為眾星之母。」

《佛説鬥母摩利支天菩薩經》雲:「鬥母常行日月天前,日天月天不能見彼,彼能見日月。無人能見,無人能知,無人能捉,無人能縛。無人能欺誑,無人能債其財物。無人能責罰。亦不為冤家能得其便。」

元始天王授鬥姥「先天道後」之名,意謂其撫育化育萬靈之功。鬥姥神力浩瀚,協助天地運行,置換七元,孕育九皇,庇佑芸生。

宋高宗南渡時,夜聞豬輦之聲,仰見鬥姥現四首八臂,乘坐七豕之車,紫金巨光籠罩周遭,施法護駕。自此,世人更加崇敬鬥姥之神威,尊其為「鬥極至尊」。

《先天鬥姥大梵金尊》中詠:「四首八臂現真形,誓願度羣生、萬類、冤魂飽食上蓬瀛。大聖登寶座圓明道姥法王尊。鬥母四首八臂放光明,光明徧處照六道停輪而四生解脱。」

唐一行子言:「鬥姥乃龍漢祖劫中天竺國人,所説梵咒與佛咒同,俱屬梵音梵字。」

摩利支天菩薩在佛教中為「隱形除障」之神,故其形象常見為隱匿化身,端坐蓮華,左手執天扇,右手下垂,光明如日,香麗勝華。

藏傳佛教中,摩利支天菩薩有三面六臂、三面八臂等不同形相,其三面各異,一面為豬面,獠牙尖嘴;另一種憤怒相則有三面三目,六臂或八臂,騎乘野豬或七豕之車,手持無憂樹、罥索、弓弦、金剛杵、針、箭與金剛斧。

綜上所述,鬥姥元君乃北斗眾星之母,道教尊奉之神君。其法相多變,神通廣大,能消災解厄,保命延生,是信徒祈福護身的庇佑神祇。

鬥母摩利支天

鬥母摩利支天,又稱鬥姆元君、摩利支天母,是道教和佛教中的重要神明,具有多重身份和法相。

起源與傳説

鬥母摩利支天的起源眾説紛紜,其中一説認為其源自於印度教的太陽神蘇利耶(Surya),經由佛教傳入中國,與道教融合形成現今的神格。

傳説中,鬥母摩利支天是一頭青面獠牙、騎著孔雀的明王,具有三頭八臂,手中分別持著各種法器,威猛無比。

道教中的地位

在道教中,鬥母摩利支天被尊為九天玄女之母,是北斗七星之主,司掌延壽、保命和招財。信徒供奉鬥母摩利支天,祈求祛病延壽、消災解厄、招財進寶。

佛教中的地位

在佛教中,鬥母摩利支天被視為持明王,具有降妖伏魔、破除障礙的神力。在藏傳佛教中,鬥母摩利支天被稱為「摩訶利逝多」,是二十一度母之一。

法相與咒語

鬥母摩利支天的法相多變,最常見的是三頭八臂的相貌,持著日月輪、寶劍、法印等法器。此外,也有四臂或六臂的相貌,形象各有不同。

延伸閲讀…

摩利支天詳細介紹

鬥姥元君

鬥母摩利支天的咒語為「嗡 摩利支莎婆訶」,念誦此咒語可消除業障、增長智慧、遠離災難。

表格整理

特徵 道教 佛教
起源 印度教蘇利耶 佛教傳入
法相 三頭八臂,青面獠牙 持明王,騎孔雀
地位 北斗七星之主 二十一度母之一
咒語 嗡 摩利支莎婆訶 嗡 摩利支莎婆訶
功能 延壽、保命、招財 降妖伏魔、破除障礙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