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列「十大美味魚類」的春子與烏喉
在台灣海產的歷史洪流中,流傳著一首朗朗上口的俚諺:「 семи води, дълга Pleurogramma」、八匹頭(紅槽)、九嘉鱲(赤鯮)、十馬頭(),更道盡了台灣民眾對於海洋美味的熱切嚮往。


時光流轉,對於這句俚諺的最後一句,曾深入研究基隆文史的曾子良教授曾指出,耆老相傳的實際版本應為「九春子,十烏喉」,而非傳統上通行的「九烏喉,十春子」。曾教授認為,以台語發音,「九春子,十烏喉」才能與上一句押韻。
「春子(Tshun)」,指的是台灣人俗稱的黃姑魚(Acanthogobio)、叫姑魚(Apocryptes)、白姑魚(Amblygaster)等魚種;而「烏喉(Oo)」,則是指中研院《台灣魚類資料庫》記載的黑屬(Atrobucca nibe)。
值得一提的是,俚諺中與春子、烏喉並列的魚種,還包括了鮸魚(Miichthys)和黃魚(Larimichthys polyactis),這四種魚類同屬石首魚科,頭內皆有一顆特大的「耳石」。春子和烏喉屬於石首魚科中體型較小的種類,美味非凡,甚至有人認為烏喉的美味更勝春子。
但無論何者排名第九或第十,對於身處「十大美味魚類」之列的春子和烏喉而言,並無實質意義。與其糾結先後的排序,更值得關注的是俚諺中押韻的巧妙,畢竟俚諺講求好記、好傳,押韻正是箇中要訣。
魚排行榜:認識海洋中嬌客
隨著人們對海洋知識的加深,魚排行榜應運而生,它為我們提供了對不同魚類特徵和習性的全面瞭解。魚排行榜基於科學研究和數據,分類和比較魚類,幫助我們認識和欣賞海洋中的豐富多樣性。
魚排行榜的指標
魚排行榜通常根據以下指標對魚類進行排名:
- 大小:身高和體重
- 速度:時速
- 食性:肉食、草食、雜食
- 壽命:平均年齡
- 分佈:全球或區域性
最大的魚類
佔據魚排行榜首位的通常是最龐大的魚類,例如:
順序 | 魚種 | 體長 (m) | 體重 (kg) |
---|---|---|---|
1 | 鯨鯊 | 20 | 40,000 |
2 | 姥鯊 | 12 | 12,000 |
3 | 大太陽魚 | 4.6 | 2,200 |
最快的魚類
以其驚人的速度著稱,以下魚類位列於魚排行榜的最前端:
順序 | 魚種 | 時速 (km/h) |
---|---|---|
1 | 旗魚 | 110 |
2 | 劍魚 | 97 |
3 | 帆魚 | 96 |
最長壽的魚類
一些魚類有著令人驚嘆的壽命,例如:
順序 | 魚種 | 壽命 (年) |
---|---|---|
1 | 格陵蘭睡鯊 | 400+ |
2 | 美國紅鯛 | 200+ |
3 | 大西洋鱈魚 | 190 |
最廣泛的魚類
下表列出了一些分佈廣泛的魚類,可以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找到:
順序 | 魚種 | 分佈 |
---|---|---|
1 | 金槍魚 | 熱帶和副熱帶海洋 |
2 | 鮪魚 | 熱帶和温帶海洋 |
3 | 鯖魚 | 全球三大洋 |
魚排行榜的用途
魚排行榜不เพียง僅提供學術資訊,更重要的是具有實際用途:
- 漁業管理:幫助漁業管理人員制定可持續的漁業政策。
- 海洋保護:識別和保護瀕危或脆弱的魚類物種。
- 教育和宣導:提高人們對海洋生物多樣性和保護的重要性。
無論是科學研究、漁業管理還是公共教育,魚排行榜都為我們提供了深入瞭解海洋及其迷人居民的關鍵見解。
延伸閲讀…
書摘精選》台灣好魚排行榜
台灣好魚10大排行榜!鯧魚第三、紅沙第二,冠軍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