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腳木:多用途的常青喬木
鴨腳木(學名:Schefflera octophylla),又名鵝掌柴、鴨母樹,是五加科鵝掌柴屬的常綠喬木或灌木,原產於東南亞的羣島國家。在中國的兩廣地區和台灣也能發現它的蹤跡。
特徵與用途


鴨腳木具有掌狀複葉,每片葉子有6~9枚橢圓形小葉。冬季盛開白色花朵,聚生成大型圓錐花序。果實為暗紫色球形。
鴨腳木用途廣泛,既可作為觀賞植物,又可入藥。其木材堅硬耐用,可用於製作傢俱和建材。此外,鴨腳木的葉子富含揮發油,具有驅蚊和淨化空氣的作用。
民間傳説
在台灣民間,鴨腳木被稱為「公母」,因其花朵雌雄難辨,諧音寫作「江某」。傳説中,江某是位忠貞的妻子,其丈夫死後化為鴨腳木,以紀念他們的愛情。
以下為鴨腳木的更詳細特徵:
特徵 | 描述 |
---|---|
植株類型 | 常綠喬木或灌木 |
葉 | 掌狀複葉,6~9枚橢圓形小葉 |
花 | 白色,小型,雌雄難辨 |
果實 | 暗紫色,球形 |
用途 | 觀賞植物、藥用、木材 |
鵝掌木:羽葉姿態,室內淨化之選
鵝掌木是一種熱帶觀葉植物,因其掌狀分裂的葉片形似鵝掌而得名。鵝掌木原產於墨西哥和中美洲,現在廣泛種植於世界各地,作為室內裝飾和淨化空氣的植物。
植物特徵
特徵 | 描述 |
---|---|
葉片 | 掌狀分裂,5-7片葉子,長10-30釐米 |
花朵 | 不顯著,小而淡黃色 |
果實 | 漿果,成熟時呈紅色 |
株高 | 一般1-2米,可達3米以上 |
栽培要點
鵝掌木喜半陰或明亮散射光,也能耐陰,但若光照不足容易徒長。最適生長温度為18-25℃,冬季不低於10℃。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土壤為佳。澆水遵循「間幹間濕」原則,待土壤表面略微乾燥後再澆透水。
淨化空氣功效
鵝掌木是公認的空氣淨化植物,能有效去除室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例如:
- 甲醛
- 三氯乙烯
- 苯
- 二甲苯
研究表明,鵝掌木在室內淨化空氣的效果顯著,能降低空氣中VOC濃度達50%以上。
注意事項
- 鵝掌木的汁液有毒,接觸後可能引起皮膚過敏或刺激。
- 避免將鵝掌木放置在寵物可接觸的地方。
- 鵝掌木耐陰,但長期光照不足會影響其生長和淨化空氣的能力。
- 定期修剪老葉和枯葉,保持植物健康美觀。
總結
鵝掌木以其優雅的羽狀葉片和卓越的空氣淨化能力,成為室內景觀和淨化空氣的理想選擇。通過適當的栽培和維護,鵝掌木可以在室內環境中茁壯成長,為空間增添綠意和潔淨的空氣。
延伸閲讀…
鵝掌柴_百度百科
鴨腳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