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麻黃各半湯】消散風寒,舒緩夜間發冷發熱
引言:
桂枝麻黃各半湯,結合了【桂枝湯】與【麻黃湯】的藥性,以減半劑量合成,取名「各半」之義。針對太陽症,症狀宛如瘧疾,寒熱交替,發熱時間較長,發冷時間較短,不嘔吐、大小便正常,不發汗,面色潮紅、皮膚癢。
組成與功效:


藥材 | 用量 | 功效 |
---|---|---|
麻黃 | 30 克 (去節) | 發散風寒 |
桂枝 | 9 克 | 發散風寒 |
桃仁 | 30 個 (去皮、尖) | 散血緩肝 |
黃芩 | 15 克 | 清泄伏熱 |
甘草 | 9 克 (炙) | 補氣健脾 |
主治:
- 瘧疾
- 頭痛項強
- 脈浮,惡風無汗
- 發於夜間
方義:
夜間發作的瘧疾,邪氣侵襲陰血。本方以麻黃、桂枝散寒驅風,黃芩清熱解毒,桃仁引藥入血,散瘀緩肝。諸藥合用,發散血中風寒,緩解不適。
用法與用量: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 15 克,以 230 毫升水煎煮至 150 毫升,趁温熱時服用。
注意事項:
本方適用於夜間發作的瘧疾。發於白天的瘧疾,宜選用他方治療。
麻黃桂枝湯:驅寒解表、温化陽氣的神奇湯劑
麻黃桂枝湯,中醫方劑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自古以來廣泛應用於治療外感風寒證。
構成與功效
組成 | 藥性與功效 |
---|---|
麻黃 | 發散風寒,宣通肺氣 |
桂枝 | 温經通陽,調和營衞 |
芍藥 | 緩急止痛,養血調和 |
甘草 | 調和諸藥,益氣生津 |
大棗 | 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
生薑 | 温中散寒,止嘔解表 |
紫蘇葉 | 宣肺解表,散寒止咳 |
主治證候
麻黃桂枝湯主治外感風寒,營衞不和證,表現為:
- 發熱惡寒,怕冷無汗
- 頭身疼痛,痠痛乏力
- 鼻塞流涕,清涕不爽
- 舌淡苔白(或微黃)
- 脈浮緩
應用現代醫學
麻黃桂枝湯也被廣泛應用於治療現代醫學中的以下疾病:
- 感冒
- 流感
- 過敏性鼻炎
- 支氣管炎
- 哮喘
注意事項
- 麻黃有升壓作用,高血壓患者慎用。
- 桂枝性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容易傷津,口乾咽燥者加麥冬或天花粉。
- 服用期間宜多飲水,避免進食生冷寒涼食物。
案例分享
患者:50歲女性,發熱惡寒,怕冷無汗,鼻塞流涕,清涕不爽,舌淡苔白,脈浮緩。
診斷:外感風寒證
治療:麻黃桂枝湯
療效:服用兩劑後,症狀基本消失,停藥後康復。
總結
延伸閲讀…
麻黃桂枝湯的功效
麻黃桂枝湯可改善頭痛,中風,咳嗽,瘧病,頭痛項強
麻黃桂枝湯是一種治療外感風寒證的經典中藥方劑,具有發散風寒、温化陽氣、調和營衞的功效。在現代醫學中,也被廣泛應用於治療感冒、流感等疾病。但需注意其注意事項,根據個人體質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