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與六十四卦的起源》
相傳北宋時期的邵雍,參考《易傳》中所述的「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1]等説法,繪製了八卦圖(即後世俗稱的伏羲先天八卦圖),進而衍生出六十四卦圖(即後世俗稱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圖)。
另一種説法則認為,伏羲氏最初繪畫了包含三條直線的「爻」,再將其組合搭配,推演出(乾)、(坤)、(震)、(離)、(巽)、(坎)、(艮)、(兑)這八個卦象。然而,有學者考證歷史資料後指出,占卜所用的卦象最初出現時便是六十四卦,而八卦反而是後人根據這些卦象所創建的理論架構。
值得一提的是,60 個卦象可以對應到 24 個節氣[3]。

17 世紀末,德國哲學家暨數學家萊布尼茨透過法國傳教士白晉的介紹,接觸到了邵雍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四分四層圖〉。萊布尼茨認為這幅圖與他所發明的二元運算(二進制)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大為讚賞,並將其理論進一步發展成布爾代數。
序卦傳與六十四卦的排列
《易傳》中的〈序卦傳〉[4]記載了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以及其背後的意義:
「天地既始成,萬物自相生。男女既相得,夫婦自相親。父子既相親,君臣自相臣。夫婦既相親,天地常相因。君臣既相臣,上下常相循。上下既相循,禮儀自相尊。」
「夫婦之道,不可一刻離開,故稱之為『恆』,因其恆久不變。」
小狐汔濟和人生啟示
六十四卦的最後一卦「未濟」[2],其卦辭為:「未濟,享通。小狐狸渡河,沾濕了尾巴;無所收穫。」
這個卦辭喻示著一個人的機會或時運還沒成熟,即便外在看起來順遂,但實際上仍存在潛藏的不安定因素或阻礙,所以必須耐心等待並謹慎行事。
| 六十四卦 | 對應節氣 |
|---|---|
| 乾 | 立春 |
| 坤 | 雨水 |
| 屯 | 驚蟄 |
| 蒙 | 春分 |
| 需 | 清明 |
| 訟 | 穀雨 |
| 師 | 立夏 |
| 比 | 小滿 |
| 小畜 | 芒種 |
| 履 | 夏至 |
| 泰 | 小暑 |
| 否 | 大暑 |
| 同 | 立秋 |
| 大有 | 處暑 |
| 謙 | 白露 |
| 豫 | 秋分 |
| 隨 | 寒露 |
| 蠱 | 霜降 |
| 臨 | 立冬 |
| 觀 | 小雪 |
| 剝 | 大雪 |
| 復 | 冬至 |
| 無妄 | 小寒 |
| 大畜 | 大寒 |
| 益 | 立春 |
| 損 | 雨水 |
| 夬 | 驚蟄 |
| 姤 | 春分 |
| 萃 | 清明 |
| 升 | 穀雨 |
| 困 | 立夏 |
| 井 | 小滿 |
| 革 | 芒種 |
| 鼎 | 夏至 |
| 震 | 小暑 |
| 艮 | 大暑 |
| 漸 | 立秋 |
| 歸妹 | 處暑 |
| 豐 | 白露 |
| 旅 | 秋分 |
| 巽 | 寒露 |
| 杜 | 霜降 |
| 大壯 | 立冬 |
| 晉 | 小雪 |
| 明夷 | 大雪 |
| 家人 | 冬至 |
| 睽 | 小寒 |
| 蹇 | 大寒 |
| 解 | 立春 |
| 過 | 雨水 |
| 坎 | 驚蟄 |
| 離 | 春分 |
| 鹹 | 清明 |
| 恆 | 穀雨 |
| 遁 | 立夏 |
| 大過 | 小滿 |
| 頤 | 芒種 |
| 大同 | 夏至 |
64 方位:古代風水學的精髓
64 方位是古代風水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了指南針上的所有方位,包括 8 個主要方位和 56 個中間方位。這些方位象徵著不同的能量流向,影響著房屋、建築物和自然環境的吉祥吉凶。
64 方位與五行
64 方位與五行理論息息相關,這是一門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的。每個方位都與特定五行元素對應:
| 方位 | 五行 |
|---|---|
| 東 | 木 |
| 西 | 金 |
| 南 | 火 |
| 北 | 水 |
| 中央 | 土 |
64 方位的 吉祥方位
根據風水學原理,不同的方位具備不同的吉祥屬性。以下列出一些常見的吉祥方位:
- 財位:東南方、西北方
- 健康位:西南方
- 事業位:北方
- 桃花位:西南方、西北方
- 貴人位:東南方
64 方位的 凶煞方位
此外,風水學還認為某些方位屬於凶煞方位,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以下列出一些常見的凶煞方位:
- 絕命位:東北方
- 五鬼位: 西北方
- 禍害位: 東方
- 六煞位: 西方
- 病符位: 東南方
64 方位在風水中的應用
風水師使用 64 方位來分析房屋、建築物和自然環境的能量流動。通過調整建築設計、擺放傢俱和物品、選擇吉祥方位等方式,他們可以優化能量流動,創造更加吉祥和諧的居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