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療法:針灸緩解膝關節病痛,改善肢體癱瘓(下)
【功效】治療膝關節炎、下肢癱瘓、鶴膝風、腳氣、膝關節痠痛。


【配穴】
– 膝骨關節炎:鶴頂穴、內外膝眼穴、陽陵泉穴、血海穴
– 下肢癱瘓:鶴頂穴、伏兔穴、足三里穴、懸鐘穴、崑崙穴
【操作】直刺上述穴位 0.5~0.8 寸。
【注意事項】
– 治療膝骨關節炎時,可搭配懸鐘穴、崑崙穴。
– 治療下肢癱瘓時,可配合足三里穴、懸鐘穴、崑崙穴。
【補充説明】
針對不同的症狀,針灸時所選配的穴位會有所不同。建議尋求專業的中醫師進行診斷,以獲得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症狀 | 配穴 |
---|---|
膝關節炎 | 鶴頂穴、內外膝眼穴、陽陵泉穴、血海穴 |
下肢癱瘓 | 鶴頂穴、伏兔穴、足三里穴、懸鐘穴、崑崙穴 |
鶴頂穴:穴位詳解與保健功效
簡介
鶴頂穴,位於頭頂正中央,屬督脈,是人體的重要督脈穴位。督脈乃諸陽之海,主領全身陽氣,而鶴頂穴便是督脈陽氣的匯聚點,具有疏通經絡、醒腦益智、安神鎮靜等多種功效。
定位
- 從前髮際正中直上,至 теме頂最高點,即為鶴頂穴。
- 或自眉心沿頭頂正中線向上,至頭頂正上方的最高點。
解剖
- 布有帽狀腱膜、後枕動脈、枕大、小神經。
- 針刺時,針感可傳導至頭頂正中線。
功效
- 疏通經絡:暢通督脈氣血,改善頭部氣血運行。
- 醒腦益智:提神醒腦,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效率。
- 安神鎮靜:調和情緒,緩解焦慮和失眠。
- 鎮痛止暈:緩解頭痛、頭暈目眩。
- 健腦益髮: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滋養髮根。
取穴方法
- 端坐或仰卧,取頭頂正中央最高點。
- 以食指或拇指點按或揉壓該點,以痠痛感為度。
按摩手法
- 點按法:以拇指點按鶴頂穴,並施以輕度壓力,維持數秒後緩慢放開。
- 揉壓法:以拇指和食指輕柔地揉壓鶴頂穴,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揉壓10~20次。
- 提按法:以食指和中指輕提鶴頂穴,並施以輕度壓力,保持數秒後緩慢放開。
注意事項
- 孕婦和患有高血壓的人應避免按摩鶴頂穴。
- 按摩時若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
- 鶴頂穴為陽氣匯聚點,不宜過度按摩或刺激。
穴位應用
症狀 | 按摩方法 |
---|---|
頭痛、頭暈 | 點按或揉壓鶴頂穴,每次持續10~15分鐘。 |
失眠、焦慮 | 睡前點按或揉壓鶴頂穴,幫助安神助眠。 |
健忘、記憶力減退 | 早晚點按或揉壓鶴頂穴,堅持一段時間有助於提升記憶力。 |
毛髮稀疏 | 每天點按或揉壓鶴頂穴,有助於改善頭皮血液循環,滋養髮根。 |
總結
鶴頂穴是督脈的要穴,具有疏通經絡、醒腦益智、安神鎮靜等多種功效。透過規律的按摩或點按,可以改善頭部氣血運行,緩解各種不適,促進身體健康。
延伸閲讀…
膝蓋骨周辺経穴(鶴頂穴・膝下穴・膝眼穴)の機能形態學的解析
鶴頂穴・膝下穴・膝眼穴相當部組織學的特性と針灸作用機序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