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闕穴】內闕穴:緩解胸腹不適,安神止嘔的妙招

【內闕穴】內闕穴:緩解胸腹不適,安神止嘔的妙招

內關穴:緩解多種不適的穴道

內關穴,屬手厥陰心包經,於腕掌側遠端橫紋上 2 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間。寒邪侵襲胃中,凝滯氣機,導致胃氣失調引起疼痛,內關穴可緩解此痛。

內闕穴 Play

按壓內關穴緩解不適

內闕穴

  • 合併食指中指按揉內關穴 100~200 次,可緩解暈車、嘔吐、惡心。
  • 艾條灸 10~20 分鐘,每日一次,可緩解痛經。
  • 氣罐留罐 5~10 分鐘,隔天一次,可緩解前臂痛。
  • 角刮法刮拭 3~5 分鐘,隔天一次,可緩解心痛、心悸。

注意事項

內關穴皮肉薄,鄰近靜脈,施以針灸或艾灸時須謹慎。不熟悉者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穴位 位置 適應症 按壓方式
內關穴 腕掌側遠端橫紋上 2 寸 胃痛、暈車、嘔吐 合併食指中指按揉 100~200 次
內關穴 腕掌側遠端橫紋上 2 寸 痛經 艾條灸 10~20 分鐘
內關穴 腕掌側遠端橫紋上 2 寸 前臂痛 氣罐留罐 5~10 分鐘
內關穴 腕掌側遠端橫紋上 2 寸 心痛、心悸 角刮法刮拭 3~5 分鐘

內闕穴:調理呼吸、改善心血管疾病的要穴

內闕穴位於人體胸部,位於鎖骨下緣,當胸骨中線旁開2寸處。此穴位屬足陽明胃經,具有理氣止喘、寬胸通絡、寧心安神等功效。

內闕穴的功效與主治

功效 主治
理氣止喘 氣喘、咳嗽、胸悶
寬胸通絡 胸痛、胸痹、乳腺增生
寧心安神 心悸、失眠、精神不安
調節心血管 高血壓、心律不整、心絞痛

內闕穴的穴位解剖

內闕穴位於胸骨旁開2寸的凹陷處,解剖位置如下:

  • 皮膚、皮下組織
  • 胸大肌
  • 胸小肌
  • 胸內側動脈、靜脈
  • 胸內側神經

內闕穴的取穴方法

  1. 正坐或仰卧。
  2. 將手指置於鎖骨下緣,當胸骨中線旁開2寸的凹陷處即是內闕穴。
  3. 也可以將手指沿鎖骨下緣由內往外數,第2個凹陷處即是內闕穴。

內闕穴的使用方式

針灸:取內闕穴,針刺0.5-1寸,留針15-30分鐘。

按摩:用大拇指或中指點按內闕穴,以有酸脹感為宜。

艾灸:取內闕穴,艾條灸5-10分鐘。

注意事項

  • 孕婦禁止針灸內闕穴。
  • 有心臟疾病者,針灸內闕穴時應格外小心。
  • 針灸或按摩過度可能會導致局部痠痛或出血。

臨牀應用

內闕穴廣泛應用於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系統疾病的治療。

  • 呼吸系統疾病:氣喘、咳嗽、胸悶、肺炎。
  • 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心律不整、心絞痛、胸痹。
  • 精神系統疾病:心悸、失眠、精神不安。

總結

內闕穴是足陽明胃經上的重要穴位,具有理氣止喘、寬胸通絡、寧心安神的功效。臨牀上廣泛應用於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系統疾病的治療。取穴方便,使用安全,是養生保健不可或缺的穴位。

延伸閲讀…

內關穴怎麼取?3大功用+按摩方式公開,在家就能輕鬆止嘔!

看中醫-內關穴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