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方位
古代以十天干(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和八卦(乾、坤、艮、巽)組成二十四方位,用於確定東西南北。羅盤配有指南針,以辨別方向。
方位名稱


方位名稱根據地支順時針排列,依次為:子、癸、醜、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壬。
方位對應事項
各方位對應不同的事項:
- 正方:午(南)、子(北)、卯(東)、酉(西)
- 八方:巽(東南)、艮(東北)、坤(西南)、乾(西北)
- 十二支方:子(坎卦)、醜寅(艮卦)、卯(震卦)、辰巳(巽卦)、午(離卦)、未申(坤卦)、酉(兑卦)、戌亥(乾卦)
天地人三才
古人認為天地人是三才,方位也與三才對應:
- 天:乙、庚、壬(金木水)
- 地:甲、丁、癸(木火水)
- 人:丙、辛、戊(火金土)
二十四方位與十二生肖
方位也與十二生肖相應,按時辰排列:
時辰 | 方位 | 生肖 |
---|---|---|
子時 | 北 | 鼠 |
醜時 | 東北 | 牛 |
寅時 | 東 | 虎 |
卯時 | 東南 | 兔 |
辰時 | 東南 | 龍 |
巳時 | 南 | 蛇 |
午時 | 南 | 馬 |
未時 | 西南 | 羊 |
申時 | 西 | 猴 |
酉時 | 西北 | 雞 |
戌時 | 西北 | 狗 |
亥時 | 北 | 豬 |
附錄:方位與五行、顏色
每個方向還與不同的五行和顏色對應:
方位 | 五行 | 顏色 |
---|---|---|
北 | 水 | 黑 |
東 | 木 | 青 |
南 | 火 | 紅 |
西 | 金 | 白 |
中 | 土 | 黃 |
天干地支方位:古代中國的空間定位與風水應用
天干地支方位,是中國古代用於定位和推演時空變化的一套系統。它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形成六十個方位。
天干 | 地支 | 方位 |
---|---|---|
甲 | 子 | 北方 |
乙 | 醜 | 東北偏北 |
丙 | 寅 | 東北偏東 |
丁 | 卯 | 東方 |
戊 | 辰 | 東南偏東 |
己 | 巳 | 東南偏南 |
庚 | 午 | 南方 |
辛 | 未 | 西南偏南 |
壬 | 申 | 西南偏西 |
癸 | 酉 | 西方 |
甲 | 戌 | 西北偏西 |
乙 | 亥 | 西北偏北 |
天干地支方位在風水應用
天干地支方位在風水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風水理論認為,世界是由氣流組成的,這些氣流一直在運動,而不同方位的氣流所帶來的影響也不同。因此,風水師會根據房屋朝向、外部環境和坐山向水等因素,來確定最適宜的方位,以達到藏風聚氣,趨吉避兇的目的。
八宅法
八宅法是風水中的一種派系,它將住宅分為東四宅(震、巽、離、坎)和西四宅(兑、乾、坤、艮),再根據方位與天干相配,形成八個卦象。每個卦象都有其相應的吉星和兇星,風水師會根據户主命理,來確定最適合的方位。
卦象 | 天干 | 方位 | 吉星 | 兇星 |
---|---|---|---|---|
震 | 乙 | 東北 | 生氣、延年 | 天醫、五鬼 |
巽 | 己 | 東南 | 天醫、延年 | 生氣、六煞 |
離 | 丁 | 南方 | 生氣、天醫 | 延年、絕命 |
坎 | 癸 | 北方 | 延年、天醫 | 生氣、五鬼 |
兑 | 庚 | 西方 | 延年、生氣 | 天醫、六煞 |
乾 | 戌 | 西北 | 天醫、生氣 | 延年、絕命 |
坤 | 辛 | 西南 | 生氣、延年 | 天醫、五鬼 |
艮 | 丙 | 東北 | 天醫、延年 | 生氣、六煞 |
實際應用
在實際應用中,天干地支方位可以指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有利的選擇,例如:
需要注意的是,天干地支方位只是一種參考工具,並非萬能公式。在運用風水原理時,還需要綜合考慮其他因素,例如外部環境、户主命理和個人喜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