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韻】直甲切,「霅」字解析
釋義


- 雷電交作、震耳欲聾的景象。
- 眾人的歡聲鼎沸。
- 水名,位於吳興。
古籍考證
- 《説文解字》:霅,震電貌。亦作「眾言」。
- 《後漢書·馬融傳》:霅爾雹落,素洽反。廣雅曰:雨也。
- 《左思·吳都賦》:靸霅驚捷,走捷貌。
- 《揚雄·甘泉賦》:霅然陽開,散也。
地名
- 霅陽,縣名。
- 霅陽嶂,地名,位於樂浪。
讀音
- 直甲切(直、甲)
- 悉合切(悉、合)
- 之涉切(之、涉)
- 色甲切(色、甲)
- 斬狎切(斬、狎)
備註
- 「霅」字取名時較為罕用,寓意一般。
- 起名時不僅需考量字義,亦應納入八字取名,方能取得好名字。
表格:霅字釋義
釋義 | 例句 |
---|---|
雷電交作,震耳欲聾 | 霅雷轟鳴,震耳欲聾。 |
眾人的歡聲鼎沸 | 眾人歡聲雷動,宛若霅然。 |
水名,位於吳興 | 遊於霅水,感懷古人之德。 |
霅的意思
“霅”在中文中有兩個主要的含義:
1. 防水或防潮
“霅”最常見的意思是指防水或防潮,阻擋水或液體滲透。此含義常出現在各種防水材料或塗層的説明中,例如:
- 「採用納米技術,讓布料徹底霅水」
- 「這款雨傘表面經過特殊處理,具備絕佳的霅水性」
2. 閃避或迴避
- 「面對對手的攻擊,他巧妙地霅過」
- 「她輕盈地霅到一邊,避開了飛來的箭矢」
霅的用法
用法 | 例句 |
---|---|
防水、防潮 | 此雨衣具有優異的霅水效果,可防止雨水滲透。 |
閃避、迴避 | 他靈活地霅過對手的拳頭,化解了攻勢。 |
讓開 | 請各位貴賓先進場,我們稍後再霅。 |
霅的同義詞
- 防水:防潑水、耐水
- 防潮:防濕、抗濕
- 閃避:迴避、躲閃
- 讓開:讓路、避開
霅的反義詞
- 吸水:疏水
- 透濕:不防水
- 迎合:正面回應
- 阻攔:阻擋、攔阻
霅的成語
- 滴水不漏:形容嚴密無隙,不讓一點水漏過。
- 水潑不進:形容防水性極佳,水怎樣潑都無法滲透。
- 避重就輕:不正面回答或處理問題,而是迴避或輕描淡寫。
- 見風使舵:見風而動,見形勢而轉移,善於迴避或改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