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棺木】孫中山棺木之謎:風水、遺囑、三份遺體之謎

【孫中山棺木】孫中山棺木之謎:風水、遺囑、三份遺體之謎

中山陵: 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之陵墓

這座坐落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的陵墓,是為了紀念中國近代民主革命之父孫中山而建。陵墓於1926年開始建設,1929年主體建築完工,1931年全部工程竣工。

孫中山棺木 Play

陵墓依紫金山地勢而建,由呂彥直設計,採用中西合璧的風格,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對稱美和西方建築的嚴謹性和恢弘氣質。

陵墓入口處是一座三間四柱三樓的花崗石牌坊,上書孫中山手書的「博愛」二字。牌坊後是一條480米長的墓道,兩側種植著雪松和檜柏。

孫中山棺木

墓道盡頭是陵門,門上刻有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四個大字。陵門後是碑亭,中央豎立著一塊高9米、寬4米的花崗石墓碑,上面刻有孫中山的生平事蹟。

碑亭後是祭堂,是陵墓的最高建築,屋頂為藍色琉璃瓦。祭堂內供奉著孫中山的坐像,四周牆壁上刻有孫中山的手書,展現了其革命思想和政治主張。

陵墓在設計上充分利用了地勢,將牌坊、陵門、碑亭、祭堂等建築從低到高依次排列在紫金山南坡的緩坡上,形成了壯觀的建築羣體。陵墓的建築風格既莊嚴肅穆,又不失華麗,承載了孫中山的革命精神和歷史功績。

孫中山棺木

孫中山棺木,又稱國父棺木,是由台灣屏東恆春鎮的廖雨石製作,並於 1924 年運送至北京,存放於中山堂。

製造與運送

孫中山棺木由台灣樟木製造,通長 2.9 公尺、寬 1.1 公尺、高 1.2 公尺。棺材外飾有精緻的龍鳳浮雕,並配有金屬把手。

棺木製作完成後,於 1924 年 5 月 10 日由恆春港出發,途經香港、上海、天津,於 6 月 4 日抵達北京。

存放與瞻仰

孫中山棺木運抵北京後,暫時存放於鐵獅子廟,後於 1929 年遷移至中山堂。1949 年後,棺木仍存放於中山堂。

目前,國父棺木置放於中山堂二樓的國父紀念廳內,供民眾瞻仰。棺木周圍戒備森嚴,並有軍人在旁守護。

爭議與傳説

孫中山棺木歷經多年,引發不少爭議與傳説。

  • 開棺驗屍:1925年,北伐軍佔領北京後,有傳言要開棺驗屍確認孫中山死因。但此舉遭到孫中山家人和國民黨高層反對,最終並未執行。
  • 防腐處理:有説法指出,孫中山棺木內放有軟水銀、石灰等防腐劑,使屍體得到良好保存。但官方從未證實此説法。
  • 暗道機關:傳聞棺木內設有暗道機關,可通往地下密室。但經多次檢查,並未發現此類設施。

結論

孫中山棺木是近代中國歷史的重要文物,承載著孫中山的遺志和國民的崇敬。其製造、運送、存放過程均引發諸多關注,並衍生出不同的傳説和爭議。

延伸閲讀…

孫中山為何留三份遺囑用四副棺材? – 歷史- 網推

原創1925年孫中山去世,棺槨由水晶棺換成楠木,最後選擇用 …

孫中山棺木規格表

特徵 數值
長度 2.9 公尺
寬度 1.1 公尺
高度 1.2 公尺
木材 台灣樟木
裝飾 龍鳳浮雕、金屬把手
年代 1924 年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