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口訣】穴位口訣!頭痛、背痛速速解!讓你不再痛不欲生

【穴位口訣】穴位口訣!頭痛、背痛速速解!讓你不再痛不欲生

中國古代記憶術

經氣流注穴位

穴位口訣 Play

經脈 井穴 滎穴 輸穴 經穴 合穴
手太陰肺經 少商 魚際 太淵 經渠 尺澤
手陽明大腸經 商陽 二間 三間 陽溪 曲池
足陽明胃經 厲兑 內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足太陰脾經 隱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陰陵泉
手少陰心經 少衝 少府 神門 靈道 少海
手太陽小腸經 少澤 後溪 養老 郄門 天井
手厥陰心包經 中衝 勞宮 大陵 間使 曲澤
足厥陰肝經 大敦 行間 太沖 中封 曲泉
足少陰腎經 湧泉 然谷 太溪 復溜 陰谷
足太陽膀胱經 至陰 通谷 束骨 崑崙 委中

穴位與疾病

穴位口訣

  • 臨**經選穴法:滎穴、輸穴治經絡病證,合穴治內腑病證。
  • 補瀉取穴法:虛證補母穴,實證瀉子穴。
  • 子母補瀉法:取病經母經的母穴或子經的子穴治療。

原、絡穴

  • 原穴:調整臟腑經絡虛實,治療相關臟腑疾病,虛證多用。
  • 絡穴:治療本絡脈病證,加強表裏兩經聯繫。
  • 原絡配穴法:先病經脈的原穴配後病表裏經脈的絡穴治療。

俞、募穴

  • 俞穴:治療臟腑病變和相聯屬的組織器官疾患,髒病多用背俞穴。
  • 募穴:治療腑病和相聯屬的組織器官疾患,腑病多用募穴。

八脈交會穴

  • 公孫、內關、足臨泣、外關、後溪、申脈、列缺、照海等八穴,位於腕踝部上下,治療相應臟腑病變。

十要穴

  • 三里、內關:胸腹疾患。
  • 曲池、合谷:頭面疾患。
  • 殷門、崑崙:腰背疾患。
  • 後溪、風池:頭項疾患。
  • 環跳、陽陵:膝胸疾患。

其他穴位應用

  • 太陽穴:頭痛。
  • 睛明:視力模糊。
  • 迎香:鼻塞。
  • 耳穴:耳聾。
  • 面部穴:面部疾病。
  • 肩禺:肩臂痿痹。
  • 曲池:肘痛。
  • 合谷:百病通治。
  • 人迎:呼吸不暢。
  • 缺盆:呼吸困難。
  • 雲門:肺氣不足。
  • 極泉:心悸。
  • 期門:肝氣不順。
  • 大包:五臟調和。
  • 巨闕:胸腹不適。
  • 上中下脘:腹中疾病。
  • 石關:積聚。
  • 肓俞:腎氣虛弱。
  • 氣海:丹田不暢。
  • 曲骨:小腹淤氣。
  • 陰股:五臟陰陽不調。
  • 陰陵:麥氣不暢。
  • 胞肓:背部氣血不暢。
  • 承扶:閉結。
  • 陽陵泉:膝部疼痛。
  • 承山:五臟疾病。
  • 踝上大筋:周身氣血不暢。
  • 足三里:胃腸不適。
  • 內庭:四肢厥冷。
  • 曲池:肘中痛。
  • 合谷:頭面腫痛。

穴位口訣:快速掌握人體穴位

穴位口訣是將人體穴位位置和功效口語化、簡潔化的描述,便於記憶和應用。以下為常見的穴位口訣:

穴位 口訣
印堂 兩眉之間
太陽 太陽穴
四白 眼眶下緣外側
顴髎 顴骨最高點
合谷 虎口肌肉隆起處
魚際 大拇指根部橈側
三陰交 內踝尖直上3寸
湧泉 足底部,蜷縮時足前部凹陷處
百會 頭頂正中央
人中 鼻樑和上嘴唇之間溝壑

常見穴位口訣分類

穴位口訣可根據不同特徵分類:

部位分類

部位 口訣
頭部 眉心印堂,太陽穴旁,百會頭頂
面部 四白魚尾,顴髎高昂,合谷虎口
上肢 魚際大拇指,曲池肘窩
下肢 三陰交上3寸,湧泉足心凹陷

功效分類

功效 口訣
止痛 內關止手腕痛,陽陵泉膝蓋疼
調理脾胃 足三里健脾胃,胃脘痛也解除
降壓安神 神門安神降血壓,三陰交補脾益血
補益氣血 湧泉益氣補血,腎俞腎氣充足

形態分類

形態 口訣
凹陷 印堂眉心凹陷,陷谷腋窩深凹
隆起 太陽穴旁隆起,曲澤肘窩隆起
溝壑 人中溝壑明顯,合谷虎口溝壑

方向分類

方向 口訣
直上 印堂眉心直上,百會頭頂直上
直下 湧泉足底直下,會陰會陰穴直下
向外 四白眼角向外,顴髎顴骨向外
向內 合谷虎口向內,三陰交踝尖向內

穴位口訣應用

穴位口訣可應用於各種場合:

延伸閲讀…

穴位背誦口訣,小孩都能背,太簡單了!

十四經穴訣(中醫穴位口訣)

  • 養生保健:輕按穴位,促進氣血循環,調養身體。
  • 疾病治療:配合針灸、按摩等療法,緩解疼痛、改善症狀。
  • 美容美體:刺激穴位,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 預防保健:定期按壓穴位,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

注意事項

  • 穴位口訣僅供參考,具體穴位位置需諮詢專業醫師或穴位圖譜。
  • 刺激穴位時應力道適中,避免過度用力或損傷皮膚。
  • 有發熱、感染等情況時,應暫停刺激穴位。
  • 穴位按摩或針灸療法宜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