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蓮種植】讓你成為觀音蓮達人!觀音蓮種植秘笈大公開

【觀音蓮種植】讓你成為觀音蓮達人!觀音蓮種植秘笈大公開

觀音蓮:別名大象耳朵的綠色巨星,栽培要領與特質

[觀音蓮 (Alocasia) 有著細長的葉柄和戲劇化的大葉子,他們的葉片雖然數量少但面積大,也因此被取了一個綽號叫大象的耳朵 (Elephant’s Ear)。觀音蓮生長速度快,有些品種甚至可以長到3公尺高,一個不小心他們就變成家裡的主角了!讓我們來看看觀音蓮的基本照顧和特色吧:]

生長温度與環境

觀音蓮適合在25 – 30°C 的室温下生長, 若是温度到15°C 以下他們會進入休眠。冬天的時候觀音蓮會生長停滯並且容易掉葉子,不過到了春天之後他們就會恢復。盡量讓他們遠離出風口和避免太大的温差變化。70 – 80% 的空氣濕度可以幫助觀音蓮生長,建議可以用這些方法幫他們增加濕度,若是可以時不時用常温的水幫他們沖個澡的話他們會非常開心喔!記得在提升濕度的同時也要注意保持環境通風。

觀音蓮種植 Play

澆水方式

觀音蓮不能耐旱,盡量讓他們的土壤保持在一個濕潤但沒有積水的狀態。最好是在表面5公分(大約手指兩個指節)深的土壤乾透時澆水,每次澆水要將土完全澆透直到水份從盆底流出來才不會造成爛根。若是觀音蓮的葉片開始下垂有可能就是時候該澆水了。剛澆完水、水份充足的觀音蓮在早晨時葉面會有水滴 (泌液作用 Guttation),這是很正常的排水現象。冬天屬於觀音蓮的休眠期要記得在那期間減少澆水。

觀音蓮種植

光照需求

雖然不同品種的觀音蓮對於光照的需求不太一樣,但最適合大部分觀音蓮的光照在半遮陰到明亮散射光之間。有些養在室外的觀音蓮可以適應直射光,但室內的觀音蓮若是受到的光照太強的話他們的葉面會變得粗糙、灰白、或甚至被灼傷。同時,觀音蓮也不太能耐陰所以最好不要把他們放在過於陰暗的角落~

常見問題

觀音蓮生長速度快,若照顧不當容易出現葉片發黃、掉葉的情況。此時應檢查是否澆水過多、光照過強或過弱、温度過低或濕度太低。對症下藥後,通常可以逐漸恢復觀音蓮的健康。

特色 照顧要領
生長快速,莖桿粗壯 保持適宜温度,提供充足濕度
葉片碩大,形狀特殊 適量澆水,避免積水
適合半遮陰環境 提供明亮散射光,避免直射
不耐乾旱,需保持土壤濕潤 調整澆水頻率、留意排水
耐陰性弱,置於過暗處易發育不良 提供適量光照,避免過度陰暗

觀音蓮種植:居家養護指南

觀音蓮以其嬌美雅緻的外型,成為許多園藝愛好者的寵兒。本文將提供詳盡的觀音蓮種植指南,從土壤選擇到澆水施肥,帶領您輕鬆養育出健康茁壯的觀音蓮。

種植必備

品名 用途/特點
觀音蓮苗 選擇健壯無病害的植株
盆器 選取排水良好、大小適中的花盆
土壤 使用疏鬆透氣、富含腐殖質的壤土
顆粒石 底部鋪墊以利排水
墊板 防止盆底孔洞阻塞,避免積水

種植步驟

  1. 鋪墊顆粒石和墊板:於盆底鋪一層顆粒石,再放置墊板隔離土壤和顆粒石。
  2. 填充土壤:將準備好的土壤填入盆中,至約盆口高度的1/2。
  3. 植入觀音蓮:小心移除觀音蓮苗的土團,將根部朝下植入土壤中,深度約為土團高度的1/3。
  4. 回填土壤:將剩餘土壤填入盆中,並輕拍周圍以固定植株。
  5. 澆水:種植後立即澆水,至土壤濕潤即可。

養護須知

光照需求

觀音蓮喜愛明亮光線,但避免陽光直射。選擇光線充足但散射的環境,或在半日照處種植。

澆水頻率

待土壤表面乾燥後再澆水,切勿過度澆水。澆水時應澆透,並讓多餘水分從盆底流出。

施肥管理

生長期間,每月施用一次液體肥料,濃度為包裝標示建議的一半。冬季休眠期暫停施肥。

換盆時機

當觀音蓮生長健壯,盆器已不敷使用時,可進行換盆。換盆時機約為每2-3年。

修剪養護

observe-sm觀音蓮的葉片較大,可適時修剪過密或枯黃葉片,保持植株美觀。

病蟲害防治

觀音蓮常見病害有白粉病和根腐病,可使用藥劑或加強通風、避免過度澆水等預防措施。蟲害方面,可注意介殼蟲和紅蜘蛛,及時防治。

結語

觀音蓮種植並非難事,只要掌握上述養護要點,就能輕鬆欣賞其迷人風采。透過細心照顧,觀音蓮將於您的居家空間中綻放美麗,帶來雅緻怡人的生活情趣。

延伸閲讀…

觀音蓮怎麼養?基礎照顧方法和特色

觀音蓮 – 農業知識入口網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