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
簡述
[棹],又作「櫂」,意指「船槳」或「船」。本意為「推動船隻前進的工具」,後來引申為「船隻」本身。
詞義 | 用法 | 引證 |
---|---|---|
船槳 | 「因飲酒醉還,舞[棹]向船」 | [劉義慶《世説新語》] |
船 | 「縱[棹]隨風,弭楫乘波」 | [張協《七命》] |
船槳 | 「[棹]攪碎江心月」 | [關漢卿《單刀會》] |
船 |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
划船 | 「獨[棹]小舟歸去」 | [蘇軾《好事近》] |
拓展説明


[棹]作為「船槳」,形制多樣,材質以木料為主,尾端有 лопа,用於撥水推動船隻前進。
作為「船」,[棹]泛指小型的船隻,通常由一或兩人劃槳。古代[棹]常作為漁船、客船或渡船使用。
雙義相通,反映了船槳與船隻的密切關係。
木卓漢字:豐富西藏文化的文化遺產
前言
木卓漢字,一種獨特的藏語書寫系統,在西藏文化的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種非拼音的文字系統,將西藏古老的智慧與中國漢字的書寫藝術巧妙地融合,創造出豐富而獨特的文化遺產。
木卓漢字的起源和發展
木卓漢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7 世紀,當時松贊乾布統一西藏後,引入漢字來記錄西藏的法律和文件。隨著時間的推移,漢字逐漸被改編為適應藏語的發音和語法需要,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木卓漢字。
獨特的文字結構和特點
木卓漢字由四種基本字母組成,即母音、輔音、補助符號和借用符號。輔音字母代表藏語中的輔音,母音字母則表示元音。補助符號用來改變輔音的發音,而借用符號是用來表示外來詞或特殊概念的。
類型 | 説明 | 例子 |
---|---|---|
母音 | 表示元音 | ཀ (ka)、ག (ga) |
輔音 | 表示輔音 | ཅ (ca)、ཉ (nya) |
補助符號 | 改變輔音發音 | གྱ (gya)、ཉི (nyi) |
借用符號 | 表示外來詞或特殊概念 | ཚ (tsa)、ཛ (dza) |
木卓漢字是一種表音文字,其發音通常與西藏語的發音一致。此外,木卓漢字的寫法順序從左至右,自上而下,與中國漢字相近。
木卓漢字在西藏文化中的應用
木卓漢字在西藏文化中發揮著多種重要作用,包括:
- 記錄歷史和文學:木卓漢字被用於書寫西藏的歷史編年史、宗教典籍和文學作品。這些文書為我們提供了對西藏文化和思想的深入見解。
- 宗教儀式和教育:木卓漢字是西藏佛教儀式和教育的重要工具。經文和咒語是用木卓漢字書寫的,學生也學習使用這種文字來學習佛教教義。
- 官方文件和行政:木卓漢字是西藏官方文件、法律和行政記錄的標準文字。它用於政府公告、合同和信件。
木卓漢字的保護和傳承
木卓漢字是西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保護和傳承至關重要。目前有許多 प्रयास在進行中,以保護和推廣這種獨特的文字系統,包括:
- 教育:學校持續教授木卓漢字,以確保新一代能夠使用這種文字。
- 保護:政府和學術機構積極參與保護木卓漢字的文書和石碑。
- 數位化:木卓漢字的文書和典籍正被數位化,以確保它們的保存和可用性。
結論
木卓漢字是一種珍貴的文化遺產,它豐富了西藏文化,並在該地區的歷史、宗教和行政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保護和傳承 प्रयास的持續進行,木卓漢字將繼續在西藏文化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並為後代提供與其獨特和豐富的過去的聯繫。
延伸閲讀…
棹_百度百科
棹-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