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彩虹的形成,牽涉到空氣中水滴,與陽光的錯綜交織關係,再現於天空中的七彩光譜。其基本要素,莫過於水汽與陽光。


彩虹形成原理
雨後空氣中的水珠,宛若無數透鏡,接收陽光投射後,發生兩次折射和一次反射。不同角度的光線,在42度附近產生最大亮度。此現象稱為「折射-反射-折射」。在這過程中,陽光被分解為不同的色光,依循不同折射角,形成彩虹的弧形光束。
虹與霓
「虹」的形成,陽光在水滴中折射後,進行一次反射。而「霓」的形成,則多了額外一次反射。此額外反射,導致色光的排序翻轉。
彩虹位置
彩虹的位置,與陽光和觀察者的位置相關。連接陽光與觀察者後腦勺的假想線,與地面夾角約40-42度。在此夾角內,觀測者便能看見彩虹。
彩虹色譜
彩虹的色彩,順序排列為:紅、橙、黃、綠、藍、靛、紫。紅色光折射角度較小,呈現於外側;藍紫色光折射角度較大,呈現於內側。
表:彩虹色譜
顏色 | 折射角 (度) |
---|---|
紅色 | ∼42 |
橙色 | ∼41 |
黃色 | ∼40 |
綠色 | ∼39 |
藍色 | ∼38 |
靛色 | ∼37 |
紫色 | ∼36 |
彩虹為什麼是圓的?
彩虹是一種奇妙的天氣現象,經常出現在雨後陽光下。它是由光線在水滴中折射和反射引起的,形成一個美麗的彩色弧形。然而,你是否曾經想過「彩虹為什麼是圓的」?
彩虹形成原理
彩虹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 | 説明 |
---|---|
折射 | 陽光進入水滴時,會發生折射,即通過水滴時改變方向。 |
反射 | 折射後的光線會在水滴的背面反射,然後折射回到空氣中。 |
分離 | 由於不同波長的光線折射率不同,它們會在反射時分離,形成彩虹的顏色譜。 |
圓形彩虹的原因
當光線通過水滴時,會形成一個「反向圓錐形」的光線,其頂點位於觀察者和太陽連線的中點。由於水滴懸浮在空中,因此光線可以從許多不同方向進入和離開水滴。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圓形的彩虹弧,頂點在太陽對面的天空位置。
圓弧的半徑
彩虹弧的半徑取決於陽光和觀察者之間的角度。這個角度約為42度,意味著彩虹弧的半徑大約是觀察者和太陽之間距離的3/4。
其他類型的彩虹
除了常見的圓形彩虹外,有時也會觀察到其他類型的彩虹,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