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東亞傳統打擊樂器的悠久歷史
| 類型 | 特徵 | 
|---|---|
| 鐘 | 倒碗形金屬樂器,起源於中國商朝,編成一組後稱為「編鐘」 | 
| 梵鐘 | 佛教法器,報時和集眾之用,又稱「犍稚」或「信鼓」 | 
| 廣義鐘 | 指所有青銅樂器,是中國古代八音之一 | 
| 狹義鐘 | 專指《古今樂錄》中的甬鐘和鈕鐘 | 
| 鎛 | 形製與鐘相似,後被鈕鐘同化 | 
| 樂鐘 | 包括鎛、鈕鐘、甬鐘和東亞各種圓形鐘器 | 
| 合瓦形鐘 | 橫截面為合瓦形,演奏時可產生兩個音高 | 
| 甬鐘 | 西周樂懸主體,形製特徵為兩銑之間下緣名為「於」 | 
| 鈕鐘 | 甬鐘和銅鈴結合而成,體型較小,音調較高 | 
| 鎛(鐘) | 早期出現於南方,形似鐘,但平底 | 
| 圓形鐘 | 東漢後出現,社會報時用,佛教傳入後流行「梵鐘」 | 
| 時鐘 | 計時儀器,也稱「鐘錶」 | 
| 燈籠型時鐘 | 16世紀在英國和歐洲盛行,使用鐘擺計時 | 
時鐘的起源
- 原始人觀察自然變化判斷時間
 - 古埃及發現影子長度變化可計時(日晷)
 - 中國古代用水流計時(水鐘)
 - 唐代「鐘」衍生時計之意
 - 日本承載時鐘為漢字「時計」
 
時鐘的發展
- 13世紀,英格蘭修道院出現首個機械鐘
 - 16世紀,德國出現桌鐘
 - 17世紀,荷蘭人惠更斯發現擺的頻率可計時
 - 18世紀,英國人貝恩發明電鐘
 - 19世紀,美國人泰瑞獲得鐘的專利權
 - 20世紀,石英化時期提高時鐘準確性
 - 40年代,原子鐘發明,誤差極小
 
時鐘的種類
- 燈籠型時鐘:特徵,重量驅動,僅一隻時針
 - 擺鐘:以擺擺動計時
 - 電鐘:用電驅動
 - 石英鐘:使用石英晶體振動計時
 - 原子鐘:以原子振動計時,最先進的時鐘
 
鐘種類:機能、特色與應用
鐘的歷史悠久,從古至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鐘可分為不同的種類,各有其獨特的機能、特色和應用。
 
  
機械鐘
| 鐘種類 | 特色 | 應用 | 
|---|---|---|
| 座鐘 | 體積小巧,放置於桌上或書架上 | 裝飾、計時 | 
| 落地鐘 | 體積較大,放置於地上 | 裝飾、計時、音樂欣賞 | 
| 壁鐘 | 懸掛於牆壁上 | 計時 | 
| 懷錶 | 攜帶方便,可戴在身上 | 計時 | 
| 卡地亞腕錶 | 用於手腕上.設計感佳 | 時計、時尚配件 | 
| ### 電子鐘 | 
| 鐘種類 | 特色 | 應用 | 
|---|---|---|
| 石英鐘 | 精準度高,低功耗 | 計時、鬧鐘、電子裝置 | 
| 數位鐘 | 顯示數字時間,易於讀取 | 計時、鬧鐘、顯示器 | 
| LED鐘 | 使用LED發光顯示,亮度高 | 大型看板、户外顯示 | 
| 原子鐘 | 精準度極高,作為時間標準 | 科學研究、衞星定位 | 
特殊鐘
| 鐘種類 | 特色 | 應用 | 
|---|---|---|
| 沙漏 | 使用細沙流動計時 | 裝飾、遊戲 | 
| 水鐘 | 使用水滴流動計時 | 裝飾、古董收藏 | 
| 日晷 | 使用太陽位置計時 | 古代測量時間 | 
| 杜鵑鐘 | 帶有杜鵑鳥報時功能 | 裝飾、古典氛圍 | 
| 鐘琴 | 一系列金屬棒發出不同音高 | 打擊樂器 | 
鐘的應用
鐘在生活中扮演著多重的角色:
- 計時:追蹤時間流逝,安排行程。
 - 報時:以聲響或視覺提示時間。
 - 裝飾:美化空間,增添古典或現代感。
 - 收藏:具有歷史或藝術價值的珍藏品。
 - 儀器:作為科學研究或衞星定位中的時間標準。
 - 音樂:鐘琴和鐘樂團在音樂演奏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選擇鐘時,應考慮其機能、特色、應用和個人喜好。不同的鐘種類各有其獨特魅力,能滿足不同的需求和增添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