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丙於1899辭世,享壽67。身為錢塘人士,他既是藏家,也是企業界人士。其著《藏書室清錄》,為收藏界之寶。
丁銘諾啡則於醫療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此藥有「速百解」(舒緩)之稱,可緩解鴉片癮症及劇烈疼痛。服用時,可置於口腔、注射,或以膠紙吸附貼於皮膚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療成癮時,建議在醫護人員陪同下使用;長期療程則應加入納洛酮以降低潛在風險。一般情況下,患者於服藥後1小時內可感受到最大止痛效果,且可維持24小時。


然而,此藥亦有副作用,例如呼吸抑制、嗜睡、腎上腺衰竭、心律不整、低血壓、過敏及成癮。若用藥者曾有癲癇病史,則發生癲癇的風險將增加;但通常,停藥後僅會出現輕微戒斷現象。
對於孕婦而言,此藥的安全性尚未明朗,因此不建議在哺乳期時使用。其藥理機制為透過影響不同類型的鴉片受體,使其發揮激發、局部激發或阻斷作用。
藥物特點 | 丁銘諾啡 |
---|---|
別 名 | 速百解 |
用途 | 治療鴉片癮症、緩解劇烈疼痛 |
服用途徑 | 口腔、注射、敷貼皮膚 |
起效時間 | 1小時 |
作用時間 | 24小時 |
副作用 | 呼吸抑制、嗜睡、腎上腺衰竭、心律不整、低血壓、過敏、成癮 |
注意事項 | 用藥建議有醫護人員陪同,長期療程應加入納洛酮;癲癇病史者風險增加,停藥僅會出現輕微戒斷現象;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不建議使用 |
丁丙:現代工程教育的先驅
前 言
丁丙是中華民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工程師,對現代工程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理論和方法至今仍對我國的工程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生平與教育
丁丙出生於1886年,字澤存,安徽合肥人。早年留學美國,1909年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土木工程學士學位,隨後又獲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學位。
職業生涯
回國後,丁丙曾任唐山路礦學堂教授、校長,北洋大學校長。1921年,他創立了我國第一所工科大學——交通大學。丁丙在交通大學期間,全面推行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指導思想,強調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工程教育理論
丁丙認為,工程教育應注重基礎理論的培育,同時與實際工程相結合。他提出了「工程理論與實務統合課程」的概念,主張在教學中將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有機融合。
此外,丁丙還強調課堂教學與實驗實習相輔相成。他建立了完整的實驗室體系,引進了大量先進的實驗設備,為學生提供了實踐技能訓練的良好環境。
工程實踐
丁丙不僅是一位理論家,也是一位傑出的工程實踐者。他曾參與多項大型工程建設,包括錢塘江大橋、衡陽鐵路等。在他的指導下,這些工程均獲得了成功,為國家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創辦中國土木工程學會
1920年,丁丙與其他工程師共同創辦了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並擔任第一任會長。該學會旨在推動我國土木工程的發展,促進工程界人士的交流與合作。
晚年
1945年,丁丙辭去交通大學校長職務,專注於學術研究。他先後發表了《理論與實務統合課程》、《中國的工程科技教育》等專著,對工程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深入探討。
1977年,丁丙在上海病逝。
對工程教育的貢獻
丁丙是現代工程教育的先驅,他的理論和方法為我國的工程教育奠定了基礎。他對工程教育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 創立了現代工程教育體系。丁丙創辦的交通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工科大學,為我國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
- 提出並實踐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指導思想。丁丙強調在理論教學中注重實踐應用,在工程實踐中驗證理論知識,促進了工程教育的實用性。
- 注重實驗技能訓練。丁丙建立並完善了實驗室體系,為學生提供了動手操作和實踐訓練的良好環境,提高了工程技術人才的實踐能力。
- 培養工程領軍人才。丁丙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工程師和科學家,組建了一支強大的工程教育隊伍,為我國工程科技的進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結 語
丁丙是中國現代工程教育事業的奠基人,他對工程教育的貢獻永載史冊。他的理論和方法至今仍對我國的工程教育產生著深遠影響,為培養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提供了寶貴的指導。
延伸閲讀…
丁丙_百度百科
丁丙諾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丁丙生平大事年表
時間 | 事件 |
---|---|
1886 | 生於安徽合肥 |
1909 | 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土木工程學士學位 |
1911 | 獲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學位 |
1917 | 任唐山路礦學堂教授 |
1919 | 任唐山路礦學堂校長 |
1921 | 創立交通大學 |
1922 | 出任交通大學校長 |
1924 | 主持重建錢塘江大橋 |
1939 | 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一任會長 |
1945 | 辭去交通大學校長職務 |
1977 | 病逝於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