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
屬性是指事物所共有的特徵和性質,例如顏色、形狀、能力、身份和社會關係。此術語在許多領域中使用。


在亞裏斯多德的形上學中,屬性被定義為構成事物本質的一部分,而本質則不屬於個體所有。然而,這種區分在近代變得模糊,因此在現代哲學中不再普遍使用。
當代哲學家按照屬性的類型(例如性質)和屬性的值(例如顏色)對屬性進行區分。儘管存在不同的定義,但沒有統一的方式來區分屬性。
在類 Unix 操作系統中,屬性是指文件權限。
表格
屬性類型 | 屬性值 |
---|---|
性質 | 紅色 |
能力 | 思考 |
身份 | 教授 |
社會關係 | 朋友 |
文件權限 | 讀取 |
屬性意思:電腦科學中的特性
屬性在電腦科學中是指物件或資料類型具有的特性或特徵,描述它們的狀態或功能。它是一個與物件相關聯的資料項,具備特定型別與值。
常見的屬性型別
型別 | 説明 |
---|---|
數字型 | 數值資料,例如整數或浮點 |
字串 | 字元序列,代表文字或資料 |
布林型 | true 或 false 的邏輯值 |
清單 | 順序儲存一組資料的結構 |
字典 | 以鍵值對存放資料的結構 |
物件 | 包含資料和方法的複合結構 |
None 型 | Null 或未定義的值 |
物件的屬性
物件屬性是儲存在特定物件內的資料值,表示該物件的狀態,例如: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以上 Person 類別的物件有兩個屬性:name 和 age。
取得和設定屬性
可以使用點運算子 (.) 取得或設定物物件的屬性值,例如:
person.name = "John" # 設定姓名
age = person.age # 取得年齡
方法
方法也是物件的屬性,但與一般資料值屬性不同,它是一個可執行的程式碼區塊,用於操作物件的資料或行為。例如:
class Student:
def init(self, name, grades):
self.name = name
self.grades = grades
def get_average(self):
return sum(self.grades) / len(self.grades)
Student 類別的物件有一個 get_average 方法,用於計算學生的成績平均數。
特性和欄位
在資料庫環境中,「屬性」和「欄位」有時會互換使用。但嚴格説來,欄位是指資料表中的欄,表示特定資料類型的特定範圍;而屬性則是指物件或資料項的個別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