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漏 意思】揭露佛學真諦:「有漏」的真正含義

【有漏 意思】揭露佛學真諦:「有漏」的真正含義

論漏與無漏

在佛教中,「漏」,梵語為「āśrava」,巴利語為「Āsava」,有「煩惱」、「結縛」之意,相反詞為「無漏」。佛教將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四者合稱四漏。

有漏 意思 Play

擁有「漏」這個特徵的法,稱為有漏法。有漏法的意義,是會令人產生煩惱,這源自我們的身體本身。例如,當身體不適時,我們會感到不舒適,更會因身體衰退而心情大受影響。

《大毘婆沙論》解釋「漏」的意義,是流滯、淹沒、流派、禁持、惑亂、沉迷等。這個術語來源很早,與瀑布、軛、結縛有類似的涵義。在佛教中,漏常被解釋為「向外漏泄」,是指心中染污向外洩漏,造成煩惱。

有漏 意思

耆那教也使用「漏」這個術語,但解釋為「漏入」,認為染污是由世間流入體內,附著於吾我之中。

「漏」的反義詞為「無漏」。為配合漢語文法,當漏與無漏同時出現時,漏有時會被譯為「有漏」。

佛教認為,漏來自五藴,世間法皆為有漏,出世間法則為無漏。觀察無常、修行戒定慧,可達致「漏盡」。成為阿羅漢後,染污消失,達到超越自我之境,亦即漏盡。

在阿毘達摩論典中,「漏」多被解作煩惱。有漏與無漏是指煩惱與脱離煩惱的狀態。有煩惱而輪迴生死,稱為有漏;無煩惱而能出離生死,稱為無漏。各種煩惱之間具有互相增長關係,稱為有漏法;無互相增長關係者,稱為無漏法。四聖諦中,苦、集二諦為有漏法,滅、道二諦為無漏法。

以下概括有漏與無漏的區別:

特徵 有漏 無漏
身體 有漏身 無漏身
修行 有漏道 無漏道
智慧 有漏智 無漏智
善行 有漏善 無漏善
行為 有漏行 無漏行
斷煩惱 有漏斷 無漏斷
有漏因 無漏因
禪定 有漏定 無漏定
有漏識 無漏識
覺悟 無漏無為 無漏有為

有漏意思

有漏,佛教概念,意指事物不究竟、存在缺陷,包含如下幾個方面:

  • 藴漏:色身五藴有生、住、異、滅之苦。
  • 界漏:六根接觸六塵時產生貪、瞋、痴等煩惱。
  • 入漏:貪愛諸欲染著,沉溺於六塵境界。
  • 命漏:生死交替,不能永絕生死輪迴之苦。

有漏之法與無漏之法相對,無漏之法為脱離煩惱、生死流轉的究竟教法,例如智慧、清淨、涅槃,是修行解脱煩惱、痛苦的目標。

有漏與無漏對照表

特質 有漏 無漏
本質 缺陷、不究竟 究竟、超越煩惱
特徵 生滅轉變、染著煩惱 不生不滅、清淨智慧
目標 暫時止息苦惱 斷盡煩惱,證得解脱
修行方法 持戒、禪定、智慧 八正道、正見、戒律
果報 輪迴生死 涅槃寂靜

修行無漏法的益處

修行無漏法,可以獲得以下益處:

  • 破除無明煩惱,清淨身心。
  • 遠離生死輪迴之苦,獲得究竟解脱。
  • 慈悲喜捨,利益眾生。
  • 增長智慧,洞徹實相。

有漏與無漏之法舉例

有漏之法:

  • 修身持戒
  • 修禪定
  • 信仰外在神靈
  • 追求世俗快樂

無漏之法:

延伸閲讀…

有漏_百度百科

迷悟之間3-無常的真理 – 星雲大師

  • 修無常觀
  • 修般若智慧
  • 斷除我執、法執
  • 證得阿羅漢、辟支佛、佛陀等果位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