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紅腹小太陽】深入瞭解赤紅腹小太陽鸚鵡:令人稱奇的熱帶雨林寶石

【赤紅腹小太陽】深入瞭解赤紅腹小太陽鸚鵡:令人稱奇的熱帶雨林寶石

錐尾鸚鵡:小陽光屬的分類與定義

在鳥類分類中,並不存有「錐尾科」一詞。無論是錐尾鸚鵡、金剛鸚鵡、太平洋鸚鵡或亞馬遜鸚鵡,甚至是分佈於非洲的馬島鸚鵡和塞內加爾鸚鵡,都歸屬於同一個科:psittacidae科。

赤紅腹小太陽 Play

錐尾鸚鵡中,體型較嬌小的屬於pyrrhura屬。這些鸚鵡由於體型相近,且與著名的金太陽(sun conure)屬於同一屬,因此被鳥友們俗稱為「小太陽屬」。

赤紅腹小太陽

然而,部分鳥友將體型相近的橙額鸚鵡和桃額鸚鵡誤認為是小太陽屬的成員。實際上,這兩種鸚鵡並不屬於pyrrhura屬,而是屬於與金太陽不同的屬種。

鸚鵡屬 分類
pyrrhura屬 小太陽屬,包含體型較嬌小的錐尾鸚鵡
其它屬 包含體型較大的錐尾鸚鵡,如金太陽
其它屬 包括橙額鸚鵡和桃額鸚鵡,並不屬於pyrrhura屬

赤紅腹小太陽:熱帶鳥類界中的嬌豔

外觀特色

赤紅腹小太陽又稱紅腹小太陽,是一種體型嬌小的鸚鵡,成年個體體長約20-23公分,重約60-80公克。牠們的外觀十分豔麗,頭頂和胸部呈深藍色,腹部為鮮豔的紅色,背部和翅膀則為綠色,尾羽為黃色和綠色交錯。赤紅腹小太陽的喙較短且強壯,呈灰色,腳趾為黑色。

分佈與棲息地

赤紅腹小太陽主要分佈於亞馬遜河流域,包括巴西、玻利維亞、秘魯和哥倫比亞等國家。牠們棲息於熱帶雨林和次生林中,通常成對或小羣活動。

食性與覓食行為

赤紅腹小太陽主要以水果和種子為食,偶爾也吃花蜜和昆蟲。牠們通常在樹冠層覓食,利用喙強有力的啄擊力將水果和種子從果實中取出。

社會行為

赤紅腹小太陽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鸚鵡,牠們會成對或小羣活動,數量可達數十隻。牠們的叫聲尖鋭且響亮,可以傳播很遠。赤紅腹小太陽具有很強的領地意識,會驅趕其他同類或其他鳥類入侵牠們的領地。

繁殖

赤紅腹小太陽的繁殖期為12月至3月,牠們會在樹洞或白蟻巢中築巢。雌鳥每次會產下2-4顆蛋,孵化期約21天。孵化後的幼鳥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養,約8-9週後羽毛長成並可以離巢。

保育現況

由於棲息地破壞和非法寵物貿易,赤紅腹小太陽被列為瀕危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牠們評估為「易危」。

延伸閲讀…

赤紅腹小太陽鸚鵡

赤紅腹小太陽

表格:赤紅腹小太陽特徵摘要

特徵 説明
學名 Pyrrhura perlata
中文名 赤紅腹小太陽
英文名 Crimson-bellied Parakeet
體長 20-23公分
體重 60-80公克
外觀 頭頂和胸部深藍色,腹部鮮紅色,背部和翅膀綠色
短且強壯,灰色
腳趾 黑色
分佈 亞馬遜河流域
棲息地 熱帶雨林和次生林
食性 水果、種子、花蜜、昆蟲
社會行為 成對或小羣活動
叫聲 尖鋭且響亮
繁殖期 12月至3月
巢位 樹洞或白蟻巢
保育現況 易危

你會在2020年走大運嗎?

超詳細免費2020年生肖運程大分析

免費訂閱即時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