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國宅命案:龍聯副總獲判無罪
高院更二審後,最高法院支持判決,認為證據不足而無法證明龍聯建設副總沈宗基涉案,因此撤銷原一審判處無期徒刑、二審判處15年的有罪判決,改判沈宗基無罪確定。沈宗基此前已被羈押超過兩年,可申請刑事補償。
案件背景
2009年,正義國宅都更案住户代表王克強遭槍殺。警方調查後,發現龍聯副總沈宗基在案發前數日多次出現在命案現場,且在案發當日下午搭機離境。因此,檢警懷疑沈宗基涉案,於他返台後將其逮捕。


法院判決
本案審理過程中,檢警指控沈宗基指使殺害王克強,並列出其出現在案發現場、案發後離開現場等證據。然而,法院經審理後認為,這些證據並不能證明沈宗基就是兇手,且沒有其他直接證據支持檢警指控。因此,法院作出無罪判決。
未解之謎
此判決使王克強的死亡成為懸案。法院認定,本案尚有其他尚未曝光的兇手,且都更案中有其他建商或幫派參與跡象。因此,案件的真相仍有待進一步調查。
爭議焦點
此案判決引起爭議,有觀點認為,法院的判決過輕,可能導致類似案件的發生。不過,也有觀點支持法院的判決,認為沈宗基的權益受到保障,且法院的判決建立在證據不足的基礎上。
沈宗基:台灣民主運動的先驅
沈宗基是一位傑出的台灣民主運動領袖,他為台灣爭取民主自由做出了卓越貢獻。
生平與貢獻
里程碑 | 説明 |
---|---|
1918年2月27日 | 出生於日治時期的台北市 |
1939年 | 加入台灣共產黨 |
1949年 | 赴中國大陸參加中共革命 |
1953年 | 任職國務院僑務委員會參事 |
1957年 | 被中共打成右派 |
1964年 | 返台從事民主運動 |
1975年 | 與謝長廷、呂秀蓮等成立《美麗島雜誌》 |
1979年 | 因美麗島事件入獄 |
1987年 | 出獄後繼續推動民主改革 |
1990年 | 民主進步黨成立,擔任第二任主席 |
1996年3月19日 | 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 |
沈宗基早年投身共產主義革命,但後因中共政治迫害而返台。返台後,他積極參與台灣民主運動,主張實施多黨制、解除戒嚴,並推動各種民主改革。
美麗島事件
1975年,沈宗基與謝長廷、呂秀蓮等黨外人士創辦《美麗島雜誌》,成為當時台灣重要的民主喉舌。1979年,國民黨政府以「叛亂罪」逮捕《美麗島雜誌》成員,沈宗基被判處無期徒刑。
美麗島事件震驚國際,也成為台灣民主運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捩點。沈宗基等人的入獄,促使更多台灣人民投身民主運動,並為台灣民主化進程奠定了基礎。
出獄後的民主改革
1987年,國民黨政府解除戒嚴,沈宗基出獄後繼續推動民主改革。他參與籌組民主進步黨,並於1990年擔任第二任黨主席。
在沈宗基等人的努力下,台灣陸續實施多項民主改革,包括修憲、開放兩岸交流、推動直轄市自治等。這些改革為台灣民主化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