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抗震考量與購屋選擇指南
引言
地震來襲,房屋抗震能力至關重要。本文探討購屋選擇中應注意的房屋抗震要素,並探討影響房屋抗震性的建築設計類型。


避免高扭轉風險建築
避免選擇「U型」、「T型」和「L型」的住宅社區。此類建築由於單元相連且一側長度較長,在地震來臨時容易產生附加的扭轉力和拉扯力,導致房屋承受更大損毀力。
建築類型 | 特徵 | 抗震風險 |
---|---|---|
U型 | 單元呈U字形相連 | 扭轉和拉扯力較大,倒塌風險較高 |
T型 | 單元呈T字形相連 | 地震力集中於主軸,易產生傾倒 |
L型 | 單元呈L字形相連,相鄰處有伸縮縫 | 可有效減少扭轉力,但伸縮縫處仍需加強 |
建築安全要素
選擇房屋時,應考慮其抗震設計和施工品質:
- 柱體尺寸:加強柱體橫截面以增強承重能力。
- 鋼筋設計:採用高強度鋼筋,增加混凝土結構韌性。
結構檢查建議
購屋前,建議委託專業結構技師檢驗房屋:
- 外觀檢查:檢測外牆有無裂縫或變形,特別注意梯間和大樑大柱的45度傾角裂縫。
- 內部勘查:觀察內部結構牆體和樑柱是否足夠密實和穩固。
- 施工履歷:選擇有「建築安全履歷」或採用建築4.0耐震系統化工法的建案,可確保施工細節和品質。
購屋建議
考量房屋抗震性,購屋應遵循以下建議:
- 避免購買高齡化住宅:震後住宅設計和規範已大幅提升,屋齡過高者可能風險較大。
- 選擇抗震性能佳的新建案:採用現代化抗震技術的建案可提供較高保障。
- 留意建築設計:避免購買存在扭轉風險的建築類型。
- 加強柱體和鋼筋結構:優先選擇柱體尺寸和鋼筋強度符合抗震規範的房屋。
- 定期維護檢查:地震後定期進行結構檢查,及時排除潛在風險。
L 型建築地震的影響與減震措施
L 型建築是常見的建築形式,其特徵為兩個相互垂直的建築物連接形成 L 形。然而,此類建築在地震中面臨獨特的挑戰和風險。
地震的影響:
地震效應 | 影響 |
---|---|
水平慣性力 | L 型建築的兩翼受到不同的慣性力,導致扭轉應力 |
短邊效應 | L 型建築的短邊承受較高的側向力,容易出現彎曲或剪切破壞 |
角部應力集中 | L 型建築的角部連接處受到高度應力,可能發生脆性破壞 |
減震措施:
減震措施 | 説明 |
---|---|
增設抗扭構件 | 在兩翼之間添加連接樑或剪力牆以抵抗扭轉應力 |
加強短邊樑柱 | 增加短邊樑柱的截面或使用高強度材料以提高側向抗力 |
使用韌性連接 | 採用韌性接頭,例如螺栓連接或鋼筋混凝土 шарнир 連接,以允許一定程度的變形而不損壞 |
隔離或阻尼系統 | 設置基底隔離層或阻尼裝置以減弱地震力傳遞至建築物 |
案例研究:
2011 年日本大地震中,L 型建築表現出以下特性:
- 扭轉變形:某些 L 型建築出現明顯的扭轉變形,導致窗户破損和內部損壞。
- 短邊破壞:短邊承受高側向力,導致樑柱彎曲破壞,進而波及整個建築結構。
- 角部破壞:角部連接處受到高度應力集中,發生脆性破壞,危及建築物整體穩定性。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