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 特色 |
---|---|
地理位置 | 地處中國“中三角”中心地帶,與武漢、南昌、合肥等大城市同屬“1小時城市圈”,交通四通八達。 |
人文歷史 | 明代尚設蘄州衞、下江防道於蘄州,並遷荊王府於蘄州治所。歷為歷朝統治者所重視,先後設郡、州、府、路、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於境內。 |
自然景觀 | 北倚大別山,南臨長江,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氣候温和,四季分明。 |
經濟發展 | 是武漢城市圈重要組成部分,以人才輩出著稱,素有“教授縣”之美譽。面積2397.6平方公里,總人口110萬人(2016年)。 |
李時珍陵園 | 後人為紀念醫聖李時珍而修建,由李時珍紀念館、李時珍墓地、李時珍醫史文獻館等四部分組成。 |
南天河漂流 | 整條河流背靠大別山,是《西遊記》中通天河的原型。河道兩岸植被茂盛,形態各異的奇石點綴在青山綠水間,構成了古樸、原始的自然風貌。 |
太平森林公園 | 位於蘄春縣青石鎮東部的雲丹山,公園總面積為1515.4公頃,其中有林地985公頃,水面30公頃。年平均氣温14.5°C;年降水量1352毫米。 |
鄂人谷生態旅遊度假村 | 湖光山色令人縱使欣賞千遍亦不厭倦。設計精巧、有驚無險的漂流河道也將豪情與激越深深刻在了遊人的心底。 |
李時珍紀念館 | 位於蘄州城東南面風景秀麗的雨湖之濱,佔地80畝,由李時珍紀念館、李時珍墓地、李時珍醫史文獻館和葯物園四部分組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龍泉花海 | 園內種植有桂花、櫻花、紅楓、紫薇、垂絲海棠等。2015年1月,評為3A級旅遊景區。 |
湖北仙人湖養生度假區 | 度假區內三面環湖,樹木蒼鬱,鳥語花香,既有“世外桃源”之影,又有“天然氧吧”之身,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湖光山色,渾然一體。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陽。 |
蘄春:湖北歷史文化名城
蘄春,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北岸,是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地理位置
蘄春地處江漢平原南緣,幕阜山北麓,長江北岸。北依大別山,南臨長江,東接黃梅,西鄰浠水。
歷史沿革
蘄春建縣於秦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西漢時為蘄春國,東漢時屬南陽郡。三國時屬魏國,西晉時設蘄春縣。南北朝時曾多次更名,隋朝時又復名蘄春。
經濟發展
蘄春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水稻、小麥、油菜籽等作物。工業以食品、製藥、機械為主要產業。近年來,蘄春大力發展旅遊業,打造「藥祖神農故里」、「楚文化發祥地」等品牌。
文化底藴
蘄春素有「藥祖故里」、「楚文化發祥地」之稱。
- 藥祖故里:蘄春是神農嚐百草的地方,被尊為「藥祖」。蘄春擁有豐富的藥材資源,是中國重要的中藥材產地。
- 楚文化發祥地:蘄春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相傳,楚始祖熊繹曾在蘄春建國。蘄春發現了大量的楚文化遺址和文物,如蘄春楚墓羣、楚城遺址等。
旅遊景點
蘄春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包括:
景點名稱 | 特色 |
---|---|
神農山 | 神農嚐百草的地方,藥祖文化發源地 |
楚王城遺址 | 楚國早期的都城遺址 |
蘄春楚墓羣 | 出土了大量楚國珍貴文物 |
蘄春藥博園 | 展示蘄春中藥材文化 |
三祖寺 | 禪宗三祖僧璨創建 |
名人輩出
蘄春名人輩出,包括:
- 李白:唐代大詩人,曾在蘄春隱居
- 蘇軾:宋代大文豪,曾多次遊歷蘄春
- 曾國藩:清末重臣,曾擔任蘄春知縣
- 楊守敬:近代地理學家,出生於蘄春
結論
蘄春是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底藴和眾多旅遊景點。隨著經濟發展和旅遊業的興起,蘄春正在煥發新的活力。
延伸閲讀…
蘄春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蘄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