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盤與股價走勢的關聯
特徵 | 影響因素 | 對股價走勢的影響 |
---|---|---|
內盤 | 賣方委託賣出成交價量 | 顯示賣方積極降價求售 |
外盤 | 買方委託買入成交價量 | 顯示買方積極高價搶購 |
內盤佔比高 | 賣方求售心態較強 | 股價下跌機率較大 |
外盤佔比高 | 買方求購心態較強 | 股價上漲機率較大 |
注意事項
- 內外盤數據僅為短期指標,須參考其他資訊綜合判斷。
- 莊家可能利用內外盤製造假象,欺騙投資人。
- 股價走勢受多種因素影響,單一指標無法完全解釋變化。
應對策略
- 內盤增多且價位低時: 賣方積極出脱,謹慎買入。
- 外盤增多且價位高時: 買方熱衷追價,可考慮持股或加碼。
- 內外盤比失衡時: 觀察相關利多或利空消息,並留意莊家動向。
舉例
-
股票代號 2603(長榮)
- 內盤成交佔比:60.83%
- 外盤成交佔比:39.17%
- 股價變動:-1.10%
- 解讀:賣方積極求售,導致股價下跌。
-
股票代號 2454(聯發科)
- 內盤成交佔比:45.5%
- 外盤成交佔比:54.5%
- 股價變動:+0.84%
- 解讀:買方積極搶購,帶動股價上漲。
什麼是內盤?
內盤,在股票市場中是一個術語,用於描述一個證券交易的一部分,其中買方和賣方都屬於同一家交易公司或同一羣體的相關公司。
內盤運作方式
在股票交易過程中,會發生以下步驟:
步驟 | 描述 |
---|---|
交易單 | 買方或賣方向證券交易所下單,表明其希望交易的證券數量和價格。 |
撮合引擎 | 證券交易所將訂單與其他訂單進行匹配,找到符合訂單價格和數量要求的最佳匹配訂單。 |
執行交易 | 當撮合引擎找到匹配訂單時,交易將被執行,證券將被從賣方轉讓給買方,而資金將從買方轉讓給賣方。 |
通常情況下,交易都是在證券交易所公開進行的,並在市場上執行。但是,當交易一方或雙方屬於同一羣體時,他們可以選擇在內部進行交易,從而避開公開市場。
內盤的目的
內盤交易通常出於以下幾個目的:
- 減少市場影響:在內部進行交易可以避免對市場價格產生重大的影響,尤其是交易數量較大時。
- 執行大宗交易:大型機構投資者經常使用內盤來執行大宗交易,以避免對市場造成擾動。
- 保密性:交易雙方可能希望保持交易保密,例如在公開收購的情況下。
- 節省交易成本:在內部進行交易可以避免支付公開市場上的佣金和其他費用。
內盤的優缺點
優點 | 缺點 |
---|---|
減少市場影響 | 缺乏透明度 |
執行大宗交易 | 對外在交易者不公平 |
保密性 | 可能為內幕交易創造機會 |
節省交易成本 | 可能降低市場流動性 |
內盤與外盤的區別
外盤指在證券交易所 公開市場上執行的交易,與之相對應的內盤則指在交易所外執行、交易雙方屬於同一羣體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