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 | 重要事件 |
---|---|
香港 | 發展製鹽業 |
赤鱲角 | 出現冶鐵工業 |
香港 | 發生大奚山鹽民起義 |
香港 | 發展石灰製造業 |
香港 | 宋朝時期鹽業發展 |
香港 | 南漢時期設立採珠業 |
香港 | 元朝時期可能存在冶鐵工業 |
九龍 | 宋朝時期的採珠業 |
大嶼山 | 宋帝昺登基 |
九龍 | 宋端宗趙昰流亡 |
赤鱲角 | 發現元朝時期的鑄爐 |
香港 | 五代十國時採珠業的發展 |
香港 | 宋元時期家族遷入 |
香港 | 宋理宗時期的封賞 |
香港 | 宋朝時期的移民活動 |
香港 | 唐朝時期設立屯門軍鎮 |
香港 | 漢代發現文物 |
香港 | 東晉末年盧循起義 |
香港 | 秦始皇徵討百越 |
香港 | 先秦時期屬於百越 |
香港古代名稱
香港在歷史上曾有多個不同名稱,反映了其多元的文化和歷史。以下是香港部分古代名稱及其含義:
名稱 | 意涵 | 時代 |
---|---|---|
香隄 | 香草叢生的海灣 | 宋代 |
龍鼓洲 | 相傳有巨鼓鳴響 | 明代 |
屯門 | 軍事要塞 | 宋代 |
大嶼山 | 島嶼遼闊 | 西漢 |
南丫島 | 兩座島嶼相連 | 明代 |
九龍 | 九座山峯 | 宋代 |
香港島 | 海港東側的香山 | 南宋 |
新界 | 香港九龍以外的地區 | 清代 |
香隄
「香隄」一詞最早出現在宋朝《輿地圖經》中,形容香港島為「香草叢生的海灣」。當時香港盛產香花,例如沉香和檀香,吸引了許多商人前來貿易。


龍鼓洲
「龍鼓洲」一名始於明朝,傳説島上有巨鼓鳴響,被認為是吉祥的象徵。後來,島上建有汛塘,用於監測海盜和外敵的動向。
屯門
「屯門」一名源於南宋時期,當時在香港九龍西面建立了一個軍屯,徵集士兵在此屯田戌守。屯門由此得名,至今仍是香港重要的軍事基地。
大嶼山
「大嶼山」一名最早見於西漢《漢書》,意為「島嶼遼闊」。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以其壯觀的山景和天壇大佛而聞名。
南丫島
「南丫島」一名出現在明代《香山縣誌》中,描述島嶼由兩個島嶼相連,形似兩艘南巡的官丫船。如今,南丫島以其寧靜的島嶼風光和文化特色吸引了許多遊客。
九龍
「九龍」一名起源於宋代,指香港九龍半島上九座山峯的形狀。這些山峯分別為:獅子山、筆架山、飛鵝山、老虎山、針草山、翠屏山、雷鼓山、望夫山和九龍仔。
香港島
「香港島」一名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的《諸蕃志》中,形容香港島東面香山頂的香火鼎盛。後來,香港島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並以「香港」之名聞名於世。
新界
「新界」一名出現在清朝,指香港九龍半島以外的地區。清朝政府在1842年割讓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給英國後,新界仍屬中國領土。直到1898年,英國強行租借新界,並在1997年香港回歸時一同移交給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