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求最佳瀏覽體驗,請使用瀏覽器 Chrome、Firefox 或 Edge。
]
蝙蝠寶寶受困困境,動物園提供育幼天堂
在繁忙都市中,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了蝙蝠們一個隱蔽安全的育幼環境。


動物園的蝙蝠育嬰房
台北市立動物園擁有豐富的自然環境和昆蟲多樣性,為各種蝙蝠提供了優良的「育嬰房」。除了常見的東亞家蝠,動物園還棲息著神秘的「台灣大蹄鼻蝠」。
台灣大蹄鼻蝠的獨特育幼行為
「台灣大蹄鼻蝠」性格孤獨,對於育幼行為的資料非常匱乏。然而,動物園研究人員幸運地記錄到了「台灣大蹄鼻蝠」寶寶學習獨立的珍貴影像。
蝙蝠寶寶受困怎麼辦?
當民眾發現蝙蝠寶寶受困時,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 傍晚時分,在原地牆壁上放置紙巾或布。
- 將蝙蝠寶寶放置在紙巾或布上。
- 耐心等待幾個小時,蝙蝠媽媽可能會出現並將寶寶帶走。
請勿隨意帶回幼蝠!
無毛幼蝠或學飛幼蝠通常需要母親的照料。請勿隨意將幼蝠帶回,因為一般人無法提供適當的照護。若僅是學飛階段與母親暫時分離的幼蝠,各救援單位通常不會長期收留,但多數仍可提供免費線上諮詢。
蝙蝠育幼期
台灣許多蝙蝠物種的育幼期落在春夏季節。蝙蝠們會選擇食物充足、棲息地隱蔽的地方進行育幼。
各單位救援權責
野生動物救援的責任單位為各縣市政府的農業局(處)、動保處,或合作的民間救援單位。受傷個體應由政府單位負責收容,但學飛幼蝠通常不會被長期收留。
家裡出現蝙蝠寶寶:怎麼辦?
家裡出現蝙蝠寶寶,是一件令人驚慌的事情。蝙蝠寶寶通常無法自行飛回巢穴,若不適當處理,不僅可能傷害到蝙蝠寶寶,也可能對人造成健康風險。本文將提供家裡出現蝙蝠寶寶該如何處理的詳細指南。
發現蝙蝠寶寶後的行動步驟
- 保持冷靜:不要驚慌,以免嚇到蝙蝠寶寶。
- 戴上防護手套:接觸蝙蝠寶寶前,請先戴上厚手套,以避免被咬傷或抓傷。
- 安全隔離:將蝙蝠寶寶用盒子或布料包裹起來,放置在陰涼、通風良好且遠離人或寵物的地方。
評估蝙蝠寶寶狀況
評估蝙蝠寶寶的狀況非常重要,以決定後續的處理方式。
表格:蝙蝠寶寶評估
特徵 | 良好 | 不佳 |
---|---|---|
呼吸順暢 | 順暢、有力 | 急促、微弱 |
身體温度 | 温暖 | 微冷或發抖 |
皮膚狀況 | 乾燥、有彈性 | 乾燥、有皺紋 |
肢體活動 | 靈活、有力 | 柔軟、無力 |
後續處理
根據蝙蝠寶寶的評估結果,後續處理方式如下:
狀況良好
- 聯繫野生動物救援中心:他們可以提供適當的照顧並將蝙蝠寶寶歸還野外。
- 自行照護:如果無法聯繫救援中心,可以暫時自行照顧蝙蝠寶寶,直到其恢復健康和飛行能力。注意保持蝙蝠寶寶温暖、補充水分,並遠離陽光直射。
狀況不佳
- 立即聯繫野生動物救援中心:蝙蝠寶寶可能需要緊急醫療照護。
- 安慰照護:如果蝙蝠寶寶無法得到及時救治,提供安慰照護,例如温暖和水分,可以減輕其痛苦。
預防措施
預防蝙蝠進入家中非常重要,以下提供一些預防措施:
延伸閲讀…
家裡出現蝙蝠怎辦?「畫面」曝光驚呆了!眾急喊「3字」
撿到蝙蝠寶寶怎麼辦? 北市動物園一招讓媽媽帶牠回家
- 封堵縫隙:檢查家中是否有任何縫隙或洞口,並用金屬絲網或水泥堵住。
- 清除蝙蝠棲息處:清除閣樓或屋簷等蝙蝠可能棲息的地方。
- 保持環境清潔:清除食物殘渣和積水,以免吸引蝙蝠。
安全事項
處理蝙蝠寶寶時,安全至關重要。注意以下事項:
- 不要用手直接接觸蝙蝠寶寶。
- 接觸蝙蝠寶寶時,請穿著厚手套和口罩。
- 避免與蝙蝠寶寶的眼睛對視。
- 如果被蝙蝠咬傷或抓傷,請立即就醫。